第一章 兩種可能一種定義(1 / 2)

人是什麼?

我覺得一個精準的人的定義,可以給我解決很多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比如教育方麵,學習方麵,情感方麵,信仰方麵,人際關係方麵,……等等

所以我開始尋找和思考人到底是什麼,並應該怎麼給他一個定義。

書上首先給出的答案是把人和其他動物區分開來。

比如人教出版社七年級上冊曆史書第一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P中的一句話“證明他們已經會製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這裏的“他們”是指“元謀人”,他的特點是“製造工具,用火”老師“製造工具”是根本特點,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在網絡上看過的一個答案是人和動物的區別:人=吃飯+睡覺+學習=豬+學習。

也就是網絡上流傳的區別在於學習。(當然也有許多其他版本的。)

在現實生活中,也確實是把人和動物區分開來的。

不過區分的標準卻並沒有依靠上麵的製造工具或者學習。

更何況如果是按照書上的,製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

那麼要是這樣的話如果不會製造工具的是不是就不是人了嗎?

可是隨著工業化的原因,現在的很多人已經不會製造工具了。

相反,很多電腦或者器械甚至發現猴子類的動物卻是可以製作工具了。

所以我們根本無法根據能否製作工具來判斷它是否屬於人。

而我們判斷一個物種是不是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他的外觀,也就是長的是不是一個人樣。

也就是我們是通過外觀來區別人和其他動物的。

就如同我們通過外觀來分辨豬和狗一樣。

因此,人和其他動物的區別就是我們和其他動物的物種不一樣,僅此而已。

具體點人和狗的區別,與豬同狗的區別沒有什麼本質的差別,都隻是物種的不同。

因為物種的不同而導致了各自具有獨特的本領。

簡而言之,人一個基本定義便是:人是眾多物種中的一個普通物種。

而且人的由來就應該和眾多物種的由來是一樣的,並不可能特殊到哪裏去。

那包括人在內的這些物種是怎麼來的呢?

達爾文表達過一個觀點,叫做進化論。

人們大都也都接受這種觀點,認為人是通過進化而來的。

可是我細細想了下,覺得好像並不是這樣的。

我所知道的進化論不夠嚴謹,它應該表達成這樣才好:

現在的人或者任何物種,都是由以前的它們進化來的。

也就是所有的物種現在存在的都是升級版(還有個別人家一開始版本就很高級不需要升級的,比如鱷魚之類)。

這類似於我們用的千牛、微信、淘寶、支付寶、百度或者起點APP的現在的這個版本,都是由舊版本升級而來的。

而不是由手機上的一個程序通過自身的分裂突變出來的。

我們手機上的這些APP的原始版本是我們通過應用軟件下載的。

那物種的原始版本是怎麼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