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方黎有意告知要如此寫,給所有元盧國民眾一個希望,隻有這樣,才能讓他們能夠有所動搖。
方黎已經體會過了元盧國民眾的血性,若真的元盧國沒有了絲毫希望,那麼恐怕有很多人,會選擇與元盧國同葬。
然而這結果,好像並沒有什麼改變。
連續五日,帝都城門大開,卻沒有人動身前往四大帝國的勢力範圍內。
元盧國的民眾,不願逃。
或許正如他們三個月前說的那句話,他們不願再苟活。生,要有尊嚴的生,不然就以死,來捍衛最後的尊嚴。那是一種持續了十年的戰鬥,不斷被敵人侵略疆土,不斷喪失山河,導致的屈辱,所謂忍辱負重,但是又有多少人,可以忍受十年屈辱?又有幾個元盧國的民眾,相信元盧國喪失了這最後一座城池之後,還能東山再起?
守城的十位臨時將領,告知了整個元盧國普通民眾這一次的敵人,是如何的不可戰勝,但換來的,卻是另一種結果。
看不到此戰希望的元盧國民眾,不再選擇苟且,以期待那遙遙無期的崛起之日。
他們已經隱隱間明白,方黎,這位方氏一族最後一位元帥,或許就要隨同元盧國一起葬身在此。
方氏一門三帥為元盧國所做,千千萬萬的元盧國民眾都看在眼裏,他們怎會棄他們的元帥不顧,逃亡四大帝國的勢力範圍,成為叛國賊子。
方氏一族,無愧元盧國民眾的崇拜,也無愧一門三帥的榮耀。
這一場持續了十年之久的大戰,老元帥戰死,方林濤元帥失蹤,而方黎臨危之際受命,成為了元盧國第三位元帥。
方辰,元盧帝國第一位元帥,亦是開國元帥,是他讓原本的戰亂之地,被四大帝國用來流放犯人的混亂地域,變成了一個帝國。讓身處戰亂之地的人們,有了屬於自己的尊嚴和驕傲,有了屬於自己的國度。
方林濤,帶領元盧國一舉成為第十八大帝國的傳奇元帥,是方林濤,讓東大陸其它所有的帝國,不得不承認,元盧國的崛起和不可欺辱。
或許方黎與自己的父親和爺爺相比,並沒有帶領元盧國繼續走向昌盛,但方黎的功績,絕不遜色於自己的父親和爺爺。
是方黎,在老帥戰死,方林濤元帥失蹤之際,站了出來,同樣是方黎,幾乎以自己一個人的力量,讓四大帝國忌憚,不得不選擇與元盧國停戰。給了元盧國希望。
若說方辰和方林濤,是元盧國的英雄,那麼方黎,絕對也是毫無例外,屬於元盧國的英雄。
隻不過,時勢變化無常,方黎亦屬於一個充滿悲情的英雄。
方黎所遇對手,遠遠超越了自己的父親和爺爺當初的對手。並非方黎無用,實乃造化弄人。
這五日的時間,當所有普通的元盧國民眾,明白了這一次的對手是如何的不可戰勝,換來的,卻並非是亡命逃竄,而是一股視死如歸的氣氛。
方氏一族三位元帥,付出了足夠多,如今最年輕的元帥,也即將付出性命,他們豈能逃?即便死,也要陪同方黎一起,以血,為元盧國祭奠。
看著周圍無數的元盧國民眾彙聚,看著他們視死如歸的表情。方黎暗歎。
方黎明白,這些元盧國的民眾,是勸不走了。
“生是元盧國的人,死是元盧國的魂!我們陪元帥一同捍衛最後的元盧帝國疆域。”
“我們不願當叛國賊,死也要死的轟轟烈烈!”
“與其成為亡國奴,過那豬狗不如的日子。不若與敵戰個天翻地覆,元盧國,沒有孬種!”
“……”
一聲聲的呼喝,宣告著元盧國民眾的心聲,聽得方黎心中一陣難受。
世上有幾人不怕死?但如今的元盧國,一種彌漫了所有人的悲憤情緒在流轉,沒有了希望,他們隻願死的轟轟烈烈。
有時候,士氣與血性,真的是一種可怕的東西,它能在一位好的元帥手中,被全麵發揮出來。
方黎或許沒有自己父親和爺爺的治軍手段,但是方黎親力親為,一切都被元盧國的民眾看在眼中,他們也被激起了所有的血性。
這是一種明知必死,但卻勢要戰天鬥地的氣勢,一種可以互相感染,互相傳遞的氣勢。
聽著周圍數十萬人的高呼,方黎體內的血液,也不知不覺的沸騰了起來。
“報!”
一位守城將士快馬加鞭,飛快向著方黎衝來,口中高呼。
周圍的普通民眾紛紛自動讓道,他們知道,定然有大事發生,不然守城將士,絕不會如此慌張。
莫非,那第一王族的人,提前兩天發動了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