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雖未入夏,但淺夏王朝芍藥花村的子民已感受到了夏日非一般的炎熱。
今年是個異樣的年頭,還未入夏已毒日照頭,眼看著村子裏的溪水一天天的幹涸,村長土裏萬分焦急。
芍藥花村是個滿村田野小道都長滿芍藥花的小村莊,每年五月起,整個村子隨處可見開放的芍藥花,極美了,這個村子也因此得名。
俗話說靠海吃海,靠山吃山。芍藥花村的村民們都是靠著芍藥花養活著整個村子裏的人。芍藥花的用處很多,一些大戶人家買去盆栽上好品種的芍藥裝飾房屋;一些有錢人家的小姐妻妾用芍藥裝扮自己的頭飾;剩下一些品種比較普通長相也普通的芍藥就曬幹了賣給藥鋪入藥。
因為天氣的原因,今年芍藥花村的花沒有像往年一樣的盡數開放,隻是零零碎碎的開了沒幾朵,現在溪水也慢慢的幹涸了,整個村子的村民都急的茶不思飯不香。
村口,一中年男子敲打著手中的鑼,大聲喊著:“到祠堂集合啦,村長有話要說。到祠堂集合啦,到祠堂集合啦,村長有話說,都到祠堂啦……”
少頃,村民們都紛紛出門往祠堂走去。
住村口的諸葛大娘在兒子諸葛亦涵的攙扶下艱難的走出家門。
“娘,我一個人去就好,您還是回屋休息吧。”諸葛亦涵心疼母親的雙腿不便雙手緊緊攙扶母親,生怕母親一不小心就摔著了。
諸葛大娘拍了拍兒子的手說:“兒啊,村長召集大家肯定是要說說今年大家遇到的這件**煩事了,我不去不放心啊。要是沒能想出好的辦法,我們村,我們村那可就完了啊。”諸葛大娘越說越是激動,忍著腳疾,再兒子的攙扶下一步步的往祠堂走去。
“娘,你放心,總會有法子的,船到橋頭自然直。”諸葛亦涵不住的安慰著母親。
芍藥村祠堂裏站滿了村民,村長土裏低垂著頭站於祠堂中間。抬頭看看村民們都來的差不多了,做了個安靜的手勢,頓時祠堂裏安靜的隻聽得見呼吸聲。“各位村民,本村至我擔任村長以來,從未發生過大事,你們也一直和睦安穩的度過著在芍藥花村的每一天,當然,我們大家都希望這樣的日子一直就這麼美滿下去。”村長土裏說道此處歎了口氣,又接著說道“大家也知道,今年這天氣,嚴重影響著今年芍藥花的花季,往年,這個時候芍藥花開始收成了,但今年……”
村民們開始竊竊私語,有的村民想著今年收成無望已眼中清淚。
“村民們,我這次召集大家前來,也希望問問大家都有沒有什麼辦法?”村長實在沒轍,指望著村民們能有個好主意,作為村長的他,沒能給村民帶來更好的生活,土裏村長很慚愧。
這時,不少的眼光都看向了諸葛亦涵,諸葛亦涵是村子裏第一個考中秀才的人,所以大家都指望著他能想到個好辦法。
諸葛亦涵將母親扶至一旁的矮凳上坐下,起身說道:“各位鄉親,自溪水幹涸以來已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如今花季未開花,想必鄉親們也是有苦難言啊。這段日子我也在想,但是想到的種種辦法均是治標不治本啊!”諸葛亦涵,對於芍藥花村的村民來說是天才般的少年。十歲便考取了秀才,但因家中實在貧困,所以無法拿出銀兩來給他去省城參加縣試。村子裏凡事有點事都是找他幫忙的。
村長土裏聽到指標不治本,那就是有暫緩的辦法啊,立馬道:“亦涵啊,現如今我們也都沒有更好的辦法,不知你剛剛所說的治標不治本的辦法是何?可否說來聽聽?”
“村長,我這邊一共想到兩個法子,但都不是上上之選啊!”諸葛亦涵揮了揮手接著說:“其一,我昨日去過隔壁朱家灣村,那裏因樹木高大,對烈日的照射影響不是很大,而且水源也是比較足的。我們可先將一些即將上市的上品芍藥花盆栽移植到朱家灣村培育,但因為山路崎嶇南麵會損壞一些珍品。”
村民們紛紛響應“說的極有道理啊,好啊,那另一個辦法呢?”
“大家跟我走”諸葛亦涵說著走出祠堂,村民們紛紛跟著出去。
村北山口,諸葛亦涵指了指山上“大家請看,北麵臥龍山山頂是一大湖泊,如果那湖泊中的水能為我們所用,那我們的芍藥豈不有救了?”
“可是那山這麼高,怎麼才能把水引向咋們村啊?”村長土裏焦急的握拳狠狠的敲擊樹幹。
“這個,目前已我們村的能力確實很難辦到,除非有官府相助。”諸葛亦涵搖了搖頭回答道,這個問題他在很久之前就想過,但在這個窮鄉僻壤的地方,哪裏會有官府的人來幫忙。
“那村長我們先試試第一個法子吧,沒準過幾天下場雨太陽沒這麼烈了我們就可以正常生活了。”村民們紛紛決定實行第一個方法
村長土裏點點頭:“現在也隻有這個法子了,方中海,方中宇,你們兩個隨我前去朱家灣村,與他們村長商談下詳細情節。”
村長帶著方中海,方中中兩兄弟走遠了,村民們也紛紛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