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遲處死(1 / 2)

太後終於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滿臉都是舒心,雖然皇上還沒有直接下令處死楚晴柔,但現在人已經在天牢了,想殺她還不是動動手指的事?眼中釘肉中刺已經解決大半,還剩下的這一點點不完美太後也就不計較了,象征性的安慰了皇上幾句,就施施然的出了鳳欒殿。

皇上在皇後被帶下去的那一刻就閉上了眼,因為皇上在害怕,在害怕他會後悔,害怕會看見那張原本滿是溫柔的臉被恨意取代,不願意麵對這一切,便選擇閉上眼睛,以為不去看就能逃避。

從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皇後,到人人唾棄的階下囚,這樣巨大的心理落差足以讓這世界上任何一個心智正常的人崩潰,皇上原以為會聽見皇後的怒罵,但奇怪的是周圍很安靜,隻除了士兵走動的腳步聲,以及女子頭上佩戴的配飾碰撞出叮、當、叮、當的聲音,出奇的悅耳。

沒有出現預料的結果,皇上有些詫異按捺不住好奇睜開眼,想看看皇後走的時候會用怎樣的表情看著他,是怨恨?是傷心?

還是,什麼都沒有?就像是當初他不顧皇後以死相逼在鈺貴妃宮中留宿後皇後臉上的表情,沒有喜怒,卻莫名讓他心驚,好像什麼重要的東西不見了。但最終皇上也不知道皇後臉上究竟是哪一種表情,隻看見一個清麗的背影,飄逸出塵,脊梁挺得直直的,向前走去,向離他越來越遠的地方走去,那麼珍視的人,最終還是被他親手推開了···

一國皇後竟然是蠱族的劊子手!這樣的驚天秘密就算是在皇上的強壓之下也還是傳遍的整個樑都,全成百姓無不心驚,再加上前些日子那些已經確認是蠱族所為卻還沒有捉到人的案子,百姓們很容易就把皇後聯想到了這上麵,雖說沒有什麼證據證明那些事都是皇後做的,但流言本就是以訛傳訛的,一個說沒人信,兩個人,三個人,越來越多的人都是這樣的說法的時候,流言也就會變成一種大家既定的事實。

一時間民情激憤,揚言要將皇後當眾淩遲!城中也是大亂,擺攤的不擺攤了,開店的也不開店了,都圍在皇城腳下叫嚷著:“交出皇後!處死皇後!皇後不死!民憤難平!”就算是有極少部分理智的百姓認為那些事也不一定就是皇後所為,也被絕大部人的聲音給淹沒了。

皇上被這些激動的百姓弄得焦頭爛額,皇城腳下吵,朝堂上群臣百官也吵。

“皇上,皇後罪大惡極盡快處死方能平息民憤!”由於皇上隻是將皇後打入天牢聽候發落並未將皇後貶為庶民,因此官員依然隻能尊稱皇後。

皇上冷漠反駁:“前段時間的那幾起案子並沒有證據就是皇後所為,現在處死她為時尚早,還是要查證清楚朕才能下令。”

百官中走出一人,是先皇留下的老臣,白發蒼蒼,一看便是年歲已高,已久不上朝,基本是半隱退的狀態,但這一次皇後一事太嚴重了,這位老臣也按捺不住來了朝堂,現下他虛虛朝皇上行了一禮開口了:“皇上,此次皇後一事已經不是查明真相就能解決的,蠱族在百姓心中積怨太深,那些血案不管皇後做過沒做過,隻要皇後認了她是蠱族人,百姓說是皇後做的,那麼就隻能是皇後做的,皇後不得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