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黃河死不休(2 / 3)

“先生,我想見王爺。”百裏長安平緩語氣,可依舊擋不住從心底傳到嗓間的顫抖。

“人有些時候是要做出抉擇,在抉擇之前,最應該想到的是自己生而為人的使命,你我都知道,那麵揚在皇宮裏的黑底金龍王旗來的並不光彩,你祖上十代皆是大俞棟梁,都是國之柱石,你身上流著的,是詩禮簪纓之族的血脈,你身上承擔的,是百裏家世世代代英魂的渴望,是你祖父百裏奚臨終前還念著的複我大俞。”

荀不君“啪嗒”一聲關上自己的小木箱子,繼而看著她,“你還記得,王爺最愛的那句詩嗎?”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滾燙淚珠從眼角滑到嘴邊,灼傷了百裏長安一向的自視冷傲,是想到了什麼?是想到了二十餘年前多少文人誌士拋頭顱灑熱血隻為守衛大俞,是想到了祖父在百裏宗祠裏的長跪不起,是想到了叔父長刀入地,最後,是王爺征戰北漠時的義無反顧,敢為天下先!

“百裏長安,你可知錯。”荀不君背好藥箱,腰背直的不像話。

“百裏長安,知錯。”她緩緩闔上雙眼,最後一滴淚從眼角落下。

“你未曾經曆過當年的動亂,所以不會感同身受,可是百裏長安,在去見王爺之前,你想好了嗎?王爺他,也不願勉強你的心意。”

百裏長安確實該好好想一想了,為何複國?

為何,呢?

百裏一族自俞朝建立伊始,就是士族豪門,文豪將相,屢出不窮,最鼎盛之時,四世三公!

自俞靈帝時帝國破滅,總共出過十三任宰相,六任首輔,兩位帝師,其餘豐功偉績者數不甚數,流傳至今,唯一血脈竟成了有不共戴天之仇人的女人,何其可悲!和其可歎!

豪情壯誌從百裏長安心底升騰而起,兒女情長就當做了場春秋大夢,如今,這場夢,也該醒了,再不醒,百裏長安就是百裏族譜上的奇恥大辱,就是她自己心中的不知廉恥!

“百裏長安發誓,從此刻起,天下歸秦!!”

她閉著眼,仿佛可以穿過時光歲月,看見當年大俞朝的盛景,瞧見大俞朝的清澄天空,聽見天下讀書人的朗朗文章,聞見巍巍寺廟裏的香火鼎盛。

君華下了朝就直奔百裏府,他已接近迫不及待,雲中雪的功效究竟如何?百裏長安如今如何?還有一個疑問,他希望在百裏長安身上找到答案——為何秦明皓有如此多的珍稀藥材?

連皇宮中都所藏不多的東西,為何廣陵王府會有?

有些事情必須深究。

龍輦到了百裏府,迎來的是銅牆鐵壁——百裏長安起身前去廣陵王府!

“那朕就在這等她。”君華坐於主廳高位,目光掃過下麵跪著的烏壓壓一大片。

百裏長安也碰了壁,秦明皓把她一個人撂在廣陵王府的正廳裏,冷落了有大半個時辰,百裏長安人生中的第一次坐不住,就是在廣陵王府。

在百裏長安反反複複詢問了好幾遍之後,廣陵郡王才姍姍來遲,穿的還是朝服,衣冠正經,“百裏家主來了。”他徑直走上主位,在經過百裏長安所處的側位時用不鹹不淡的扔下一句不鹹不淡的話。

後麵的下人立刻搬上火盆置於秦明皓身側,他先是暖了暖手,才看向一臉欲言又止的百裏長安,“出什麼事兒了?”

百裏長安站起身,趨步至主廳正中央,跪地稽首,麵色鄭重,這一跪,後世史官如此記載:“大月明宗十三年,昭祖是為廣陵郡王,帝師百裏長安為京紳,二人會於王府正室,帝師長跪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