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是一個祭祀先人,掃墓祭祖的節日。所以描寫清明節的這句詩中,路上行人欲斷魂,是人們因恩念死去的親人而悲傷。
高明不知道以前的清明節是不是真這樣,隻知道現在的清明節早就沒有悲傷這回事了。清明長假,假期之中要麼出去遊玩,趁著春光正好,春遊踏青;要麼終於能從繁忙的工作中解脫出來,趁機好好休息,睡覺睡到自然醒,然後約三五好友,逛街遊玩,開懷暢飲。
不論什麼假期,但凡假期,總歸是開心高興快樂居多的。就算清明節期間真的是去上墳祭祖,也通常是一家人跟著趁機遊玩,掃墓祭祀也不過就程序化的事,燒點紙錢,供些祭品。除了是才去世不久的親人外,少有上墳時還大哭特哭,當是葬禮一樣來辦的。
高明在清明節期間也很高興,因為這是他賺外快的日子。在現在這個時代,許多人因為遠離家鄉,在外地打工,再加上工作又比較繁忙,而假期時間也不夠,甚至有的假期也需要加班值班。所以,清明回鄉祭祖,也往往抽不出時間。但許多人又很遵循傳統,不想就這麼錯過不祭。因此,有需求,就催生出了一種職業,清明代祭,幫別人上墳掃墓,並因此收取一定的報酬。
高明所謂的賺外快,就是幹這個,他也是在網上幫人做代祭的。
這份工作當然不可能是常規工作,隻是份兼職。因為清明節每年就一次,每次也就這麼幾,不可能一年三百六十五,都有人找他幫忙上墳掃墓。這份兼職也很有時效性,就是清明前後這幾。各地上墳掃墓的規矩都各有不同,有的是清明當,有的則是清明的前三或前五,還有的則是在清明後幾。新墳與舊玟的規矩與日子,也又不一樣。
高明並不是第一次做這個的新手,幹過好幾次清明節兼職了,規矩都懂。其實不懂也沒關係,委托人有什麼要求,都會詳細明。這也不是有什麼技術要求的複雜工作,隻要按照要求辦就行,很簡單。就是有時候稍微繁瑣一些,而且有些墳不好找。
那種集中型的公墓還好,地標明顯,就算沒去過,找人稍微一打聽就能打聽到。難的是那種自家私墳,在荒郊野地、田間地頭的。不熟悉的去找,就算有地圖定位幫助,也仍然很難。
高明今本來挺高興的,在一個公墓區順利完成了三單任務。而且現在手機支付打款非常方便,視頻一發,或者直播完成,對方沒什麼意見就立即紅包轉賬發過來。隻要有網,立即秒到賬。
但他現在卻有點兒不高興,因為這第四個私墳的地址實在是不好找。鄉下田間地頭,又沒有什麼具體的路牌標識,這種田間路甚至連手機地圖上都顯示不出來。
而他現在所在的地方,離村子也挺遠,附近的田地裏也沒有什麼人在勞作,甚至大部分地裏明顯一看就是撂荒的,根本沒人種。
現在大部分農村的青壯勞動力都進城打工了,有的甚至連老人也都跟著一起去了。老頭老太太看看大門、當當保姆,每月怎麼也都有一兩千,比在鄉下種地強的多。
所以像這種的,家裏根本沒人,地也就完全荒了沒人種。而這樣的家庭以及村子還不少,甚至有的地方,整個村子都差不多成了空村。
在這種被撂荒地裏的田間地頭,地方就更不好找了。高明已經在附近開車來回轉了兩圈,墳包倒是也見過幾個,但還是沒找到第四個委托人所的那座墳。
想打個電話或發個微信聯係,一看手機,竟然還沒信號。這個村子雖然是偏僻一些,但也不至於這麼偏吧?他記得之前從大路上路過時,還在不遠處見過一座信號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