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州邑(1 / 2)

所謂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處,就是貴為皇帝的人也不能幸免。比如南北朝時期第一個朝代的宋明帝劉彧,便是其中的代表。

應該說劉彧在做皇帝之前,也算是一個吃過苦的人,甚至還有諸如前輩皇帝那些“臥薪嚐膽”一樣的寶貴經曆。比如作為一樣的皇室繼承人,他必然要被當家皇帝猜忌,所以頭上頂了一個“豬王”的名頭,還有時常裝瘋賣傻地在自己那個做皇帝的侄兒麵前,像一隻豬狗般地在泥水中打滾,也就自然屬於分內的事情了。

可惜苦盡甘來,當他終於成功地幹掉侄兒自己做了皇帝,他卻突然性情大變,一改之前的“風姿端雅,愛讀書,好文義”的君子之風,登基之初便搞了一出在古時絕對算得上驚世駭俗的事情——“**表演”。

皇後王貞鳳雖然不敢公開斥責,但現場以扇遮麵,於是引來劉彧的一頓大罵,並辱罵她為外戚來討飯的。而王貞鳳卻不卑不亢地答道:

“取樂的方法很多,何必讓這麼多姐妹一起脫光衣服來供人戲弄呢?這樣的事情,外戚都不會做。”

或許到底限於皇後的身份,惱羞成怒的劉彧,於是將忿恨轉嫁到了王貞鳳的哥哥王彧身上。不久,他謊稱自己病重,下詔命王彧改名並蠻橫地宣稱他可以不管他與他同名的罪過,但他自己必須以臣之名自我謝罪赴死。

王彧當時正與友人圍棋,看完聖旨也不多言,直到終局決出勝負,方才舉起毒酒對友人笑道:

“奉詔見賜以死,此酒不可相勸也。”

而對於圍棋,劉彧可能是中國曆代皇帝中棋藝最臭的一個。不過圍棋的魅力恰恰就在這裏,往往越是下不好棋的人,他的棋癮越大。

據《南史》記載,劉彧十分喜愛圍棋,但是因為棋力實在低下,於是隻好命人將他的專用棋盤,從十九道減去一半數量。按照當代的算法,也就是相當於少兒圍棋的水平。饒是如此,這位大皇帝依然沒有自知之明,居然還要每每叫來第一圍棋高手王抗來陪他圍棋。

最後,王抗不得不無奈地討饒道:“皇帝飛棋,臣抗不能斷。”

棋理有言,所有的變化和精彩之處,都是源於“棋從斷處生”之理。人家都不敢斷了,最後還不是由得你在棋枰上任意馳騁往來?

當然也有機靈的人,比如沈憲,常常就是麵對皇帝的飛棋和無數無理手,均以笑嗬嗬的麵孔應對,所以最後終於獲得了劉彧的一句讚語:

“卿,廣州刺史材也。”

太守褚彥後來不由得感歎,沈憲之棋,可方可圓,方圓可施啊。

不過這還不算什麼,最狠的卻是尚書右丞榮彥遠。此人棋力在百官中屬於上乘,而且棋癮也大。隻是因為這個原因,他的臉上常常被老婆抓撓得五花六道,十分紮眼。

劉彧看到後,便說了一句:“我為卿治之,何如?”

榮彥遠哪敢多言,隻是悶頭答應。不過他哪裏知道,數日後,等待他的,已是妻子冷冰冰的身軀。

劉彧或許沒有想到,在他以圍棋之名大開殺戒之時,他到底還是做了一件青史留名的大好事——開天辟地第一次為圍棋建立官方管理機構——圍棋州邑,就這樣在不經意之間橫空出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