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秦川無名大山之上,有一座破敗的道觀,道觀雖破敗,但是占地不,從殘留的建築壁畫看來,曾也香火鼎盛過,也不知是何緣由破敗至此。
正殿前由大理石鋪就的廣場上,一十三歲左右的少年正在練劍,隻見少年身法飄逸,手腕一抖劍光閃爍寒芒陣陣,端的是令人賞心悅目,少年眉目清秀,眼神中帶著幾分堅毅。大殿屋簷下的陰涼處有一張搖椅,搖椅上躺著一位身穿破爛道袍的老人,老人發須皆白,左手一隻酒葫蘆,右手上拿著一隻雞腿,吃的不亦樂乎。不時看向練劍的少年,眉眼中流過一絲讚許和溫情。
不一會兒,少年將一套劍法練完,走到老人麵前到:“師傅,我練完了,您看哪裏還有不足的地方?”言語雖恭敬,但伸手便奪過老人手裏的酒葫蘆,毫不客氣的朝自己嘴裏大口灌下。
老人被拿走了酒葫蘆也不惱,反而放聲大笑:“你子這是在家裏饞我的酒了,我今你怎麼來我這了。”伸手奪過少年手裏的劍,身形一閃便到了少年之前練劍的位置,速度快到令人隻能看見殘影,老人抬劍便是使出了先前少年所用的劍法,與少年相比,更多了幾分飄渺出塵的味道。老人出聲到:“我過多少次了,咱們太白的劍法要的是靈動飄逸中暗藏殺機,總綱上寫的什麼你可還記得?”
少年脫口而出:“一點劍意千川渺,兩袖白雲萬仞遙。”
“虧你還記得,一點劍意千川渺,重中之重便是這一點與渺字,你的劍意太散亂,空有其型不具其神,其次便是這渺字,你的身形不夠靈動也不夠飄渺,與人對招之中容易讓人找到破綻,給我看清楚,這才是真正的飛燕逐月。”話音未落,老人在空中折出詭異的之字形狀,來回三次,在原地留下四道殘影,與本身相對圍成一圈,劍尖直指一點,將這五具身形連起來,正好一個五角星的形狀。
老人將手中劍一拋,少年飛身上前,接過長劍在原地開始演練劍術,眉頭緊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老人看著少年演練的模樣雖臉上並無變化,但心中暗自驚歎:“我三十歲那年好像也才練到像他這般吧,果真讓我找到個好徒弟啊。”
月上樹梢,少年方才停下:“師傅,晚了,我該回去了,下周再來。”
老人也不做聲,在搖椅上輕輕搖動,仿佛睡著一般。直到少年快要走出這殿前廣場才緩緩開口:“青雲,你要是真想讓劍法更加精進,就把你葉家的家傳刀法給我忘了去,你家的家傳刀法剛猛霸道,與我太白一脈相衝,別想著將兩脈武學合二為一,那樣你隻會走偏了路子,一輩子沒法躋身一流,你那死鬼爺爺就是最好的例子。”
少年身形一怔,也不回話,隨後向著山下奔去。老人在搖椅上輕聲呢喃:“臭子,年紀不大,野心不,殊不知你想做的事情是條死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