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青牛牧金童(1 / 2)

林敦武低頭看著眼前這個油鹽不進,依舊給牛梳毛的青衣道童,微微皺眉,他自視甚高,年紀輕輕已是一軍主官,又是林家嫡係子弟,何曾受過這等冷遇。

顧及堂兄病情,林敦武壓下心裏不快,給身後儒士個眼色,自己則站在一旁負手而立。

這儒士乃是林家幕僚,三四十歲的樣子,身材圓胖,麵白無須,庭飽滿,讓人覺得溫和寬厚,隻有那雙眼睛卻透著精明。

胖儒士得令,踱步上前,他並未急著什麼,反倒四處打量起來。

眼前這道童十二三歲,一身樸素的青衣道袍別無裝飾,麵容幹淨清俊,讓人心生好感,隻可惜年紀,方才言語間卻透著世故,算不得靈秀佳兒。

再看這座破爛的道觀,院牆裂出了好多縫,門頂上的磚瓦也碎了大半,用茅草堪堪遮掩,隻有觀前這棵需十人才能懷抱的高大柏樹,才讓此處頗有些古樸意境。

順著門向內看去,坐北朝南的正殿還算有點樣子,比起清河城殷實人家的宅子卻差了些,但也沒有外牆、大門這般破舊。

東西兩麵各有一處廂房,算得上幹淨完整,東邊的房門一側寫著“紫藥”二字,西邊寫著“青蓮”二字。

胖儒士博覽群書,隨口而出“金童擎紫藥,玉女獻青蓮。”心道眼前這個道士應該算是金童,此外應當還有一位玉女。

胖儒士有些失望,他此前聽了城中商賈圈子傳言,本對這道觀寄予厚望,可如今看這破敗景象,希望已澆滅了大半。

事已至此,也隻能試試,他麵上不露分毫,對許笑行了個禮,誠懇道:“道長,尋常事,豈敢叨擾,我等著實有性命相關的大事,又素聞許老仙師神通廣大悲憐蒼生,方才來求見,事後必有重謝!”

許笑覺得這人還不錯,話好聽,也沒拿捏什麼“林府”、“世家”的姿態,當然關鍵還是“懂事”,他便停了耙子,抬頭規規矩矩對胖儒士道:“非我不願意跑一趟,乃是聖祖早有吩咐,不見任何人,諸位還是請回吧,若真情況緊急,就莫要在此處耽擱了功夫。”

完又自顧自幹活,對一眾猛人視若無睹。

一旁的林敦武見這道童再三推諉,再也沒了耐心,一來他林家何時這般低聲下氣地求人!二來他隻覺得此處恐怕與那些江湖騙子無甚分別。

他再不顧及,冷哼一聲,對著觀內高聲道:“清河林氏林敦武前來拜會!”完不顧胖儒士勸阻,繞過許笑往觀裏闖去,一眾衛士見將軍如此,也都嘩啦啦大踏步地往觀裏衝,經過許笑身旁時,還都威脅似地瞪瞪他。

許笑見狀吐舌回懟,毫不示弱。

一邊胖儒士看在眼中,不禁高看許笑一眼,要知道這些人個個都是身經百戰殺人無數的猛將,一身血腥虎氣連他也會心悸。

他笑著對許笑道:“林將軍性情中人,如今家人有難,難免禮數不周,還望道長海涵。”

完見許笑並不理睬,他也不生氣,束手站觀外,竟沒跟進去。

不怪他這般謹慎,換做以往,他斷然不信方外之事,可自從前兩他親眼看見林家大公子的淒慘模樣,他再也不敢冒冒失失對玄門鬼神不敬。

許笑意外地看他一眼,心道這人倒是謹慎,不過他也無甚在意,將牛背梳理的光光滑滑,沒了一絲雜毛,便趴上牛背兩腿微微一用力,“大青,咱們走。”

完還從懷中掏出一卷「易數」,竟是坐在牛背上讀了起來。

儒士見狀不禁奇道:“道長這是要去哪裏?”

“放牛。”許笑頭也不抬道。

……

胖儒士在觀門口往裏麵瞧,見他們這行人已經乖乖束手站在院內,竟是一動不動了,他心中一凜“不好,著道了!”

他試著喊道:“敦武?”

“向千衛?”

“路千衛?”

一片寂靜。

沒有反應!

沒有人回答他!

胖儒士心中驚恐,再看這破舊的道觀與觀外遮蔽日的古柏,隻覺得竟有些陰森古怪,不知不覺間冷汗滲透了後背!

他迫使自己冷靜,慶幸自己謹慎。沒有進觀救人的想法,他隻想回向郡守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