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自混沌誕生,開辟出清濁二氣,宙時十二會,子會,清氣上升而成日、月、星、辰四象為;醜會,濁氣下降成金、木、水、火、土五形而為地;寅會,地交泰,群物皆生。至此,清地爽,陰陽和合,正當寅會,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於寅。
蠻荒時代,造草昧,荊榛未開,人與禽鳥蟲蛇走獸無異,昏昏昧昧,不知有父母妻兒,後經三皇治世,五帝定倫,諸聖賢出,智愚兩分,遂有君臣父子之分,禮樂衣冠之製。嗚呼!大道廢而奸詐生,妖怪出!
三皇者皇、地皇、泰皇,為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上古之時,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惡臭而傷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下,號之曰燧人氏。古有伏羲氏之王下也,仰則觀象於,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伏羲氏沒,神農氏作,當是時,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贏蚌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於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穀,相土地宜,燥濕肥墝(qiā)高下,斫木為耜(sì),揉木為耒(lěi),傳教下,耒耨(nòu)之利,益於萬民。神農氏見生民多害疾病,遍嚐百草,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義,以醫民恙,一日遇七十毒而不懼,終誤食斷腸草,在長沙茶鄉之尾崩逝。
五帝者黃帝、顓頊、帝嚳、堯帝、舜帝。炎帝承神農氏之大德而王下、建帝號。黃帝征伐下而有帝位,顓頊、帝嚳、唐堯都是承黃帝的遺澤而有帝位。大堯晚期權威不在,為舜囚於平陽,複偃塞帝子丹朱,使不與父相見,而後舜取得帝位。舜晚年被大禹逼迫禪位,也是命裏該著。
大禹的兒子夏啟,殺掉伯益,消滅支持伯益的有扈氏,建立夏王朝。夏朝傳到夏王桀的時候,由於國力衰弱,無法控製各諸侯國,各諸侯國也早已經不來朝賀,更無力阻止各諸侯國勢力的增長。夏王室內政不休,積重難返,外患不斷,危機四伏。而夏桀呢,不思進取,不理朝政,迷信鬼神,打獵遊冶無度,日夜與妹喜宮人飲酒作樂,為滿足自己驕奢的虛榮心,大興土木,揮霍無度,弄得國困民窮,上下離心離德,諸侯時時反叛。
東方的屬國商在首領湯的領導下,逐漸強大,商湯首先是治理好內政,鼓勵農耕、蓄養牲畜。同時,與修好與商友善的諸侯。在左相仲虺和右相伊尹的鼓動下,一些諸侯陸續叛夏歸商。商湯懂得製造故事,把自己神話化來擴大政治影響力,什麼“名玄鳥,將而生商”,將自己祖先契一個無父的野孩子都成是命之子。尤其是在商湯“網開三麵”的事跡傳開後,諸侯都認為湯是有德之君,降聖人,可以信賴,40多個諸侯國紛紛朝商,商湯的勢力也愈來愈大。
商國終不滿足於諸侯方國地位,乘機先征服鄰近的夏屬葛國,保障商都南亳的安全,再采取翦除夏朝羽翼的策略,各個擊破了位於夏、商之間的豕韋、顧國、昆吾等夏朝同姓國,使夏王桀孤立無援,接著,商湯又率軍隊迂回進攻夏王都,夏桀倉促與商軍戰於鳴條,結果夏朝軍隊大敗,夏桀逃亡南巢,不久病死,夏王朝滅亡,商湯建立商朝。
商湯在位十三年而崩,壽百歲,商祚享國六百四十年,傳至子受乃止,子受號帝辛,諡號紂王,乃帝乙之三子也。
帝辛在位期間,在內大興宮室營建朝歌、加重賦斂盤剝百姓、嚴格人牲祭祀製度、改變用人政策、推行嚴刑峻法,對外屢次發兵攻東夷,窮兵黷武,動搖商王朝的統治基礎。
最後,帝辛在牧野被周武王所率諸侯聯軍俘虜,被殺,商朝滅亡。
這正是: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青史幾行陳跡,隻留下無數荒丘。人世間難遇到開口笑臉,多得是爾虞我詐,彼此彎弓搭箭!
以上,僅僅是簡單羅列一下商末前的曆史,並不打算書寫曆史,本書還是神魔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