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粵朝,舉人村。
空氣幹燥,刺骨的冷。
寒風刮過,村尾那間破落的茅草屋,似微微顫動。
屋內,窄暗沉的廳堂,隻有一張缺角陳舊的木桌,桌麵有個盛著水的杯子。
桌前站著一名少年。
泛白的補丁粗衣,也無法掩蓋少年的俊美。
少年眸光深邃清幽,環顧屋內,長歎一聲,把凍僵的雙手放在嘴邊哈氣。
手驚人的白,粗糙長著凍瘡。
手指沾上杯裏的水,在桌麵寫了副對聯。
上聯:二三四五
下聯:六七八九
橫批:南北
缺衣少食,沒有東西。
少年看著洋洋灑灑的字,深邃眸子中透著的成熟與年紀格格不入。
內屋的簾子被挑起,走出一名滿臉病容的婦女。她的目光落在桌麵的字上,渾濁的眼底閃過刺痛。
“殷兒,娘能教你念書。”
“娘,我不喜歡念書,此事您不必再提。”
荀殷的聲音溫和堅定,上前心地扶住劉嫻,“娘,氣冷,您身體不好,多躺著休息。”
劉嫻低低咳嗽一下,目光仍落在桌麵的字上,黯然道:“是娘連累了你。”
荀殷心疼,話帶出的氣霧吞吞吐吐。“娘,我過許多次,母子之間沒有拖累一。”
劉嫻蒼白的唇蠕動,還想勸。荀殷垂目將她扶進內屋,無聲截住她的話頭。
劉嫻歎息。
屋外傳來一陣腳步聲,匆匆而過。
荀殷輕柔地幫劉嫻蓋好被子,疑惑。
舉人村雖偏僻貧窮,但近三十年出了八名舉人,被冠以舉人村之名,村民引以為豪,循規蹈矩,村中很少出現驚慌的現象。
莫不是與前的事情有關?
叮囑劉嫻好生歇息,荀殷走出屋子。
十幾名村民朝著連海河下遊的方向疾步而去,邊走邊著話。
林家大姑娘投河了。
荀殷微微蹙眉,斟酌一陣,跟了過去。
林家大姑娘,前事件當事人,名喚林思柔,村花。長得嬌媚俊美,乖巧恬靜,村裏的長輩和兒郎都喜歡她。
居然投進連海河了?這得有多大的求死之心?
-
舉人村背山靠海,連海河下遊便是大海,水流急促,危險指數極高,平日裏毛孩貪玩也不敢靠近。
荀殷去到時,下遊岸邊已圍著二十多名村民,均麵含驚懼,議論紛紛。
林思柔的娘陳芳,癱在岸邊嚎哭著,村中婦女拉住她勸慰,都怕她跳河救女。
河中有兩名村民尋找投河的林思柔,遊到這,他倆懼怕洶湧的河流,都不敢前進,衝岸邊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