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兩郡之爭(1 / 2)

第539章

就在王寒閉關之時,在中州與南域的結合部,沙石國的河郡與丹郡之地,卻發生了絲絲詭異。

兩郡之地早已被流雲國占據,沙石震國公王充親率百萬大軍駐守兩地,兩國間戰戰停停,已經拖了幾十萬,已成常態。

但事情的轉折發生在一個月後,流雲國邊境之地來了許多宗門仙長,暗中相助流雲國,於是雙方在兩郡爆發大戰,大沙國柱王充身先士卒,一步不退。與流雲國舍身一戰。

那一戰,橫屍遍野,屍痕累累,最終沙石難以抗衡仙家手段,含恨敗北,國柱王充更是以年近六十之際,戰死沙場,消息傳回慶央城,舉國痛哭,大殺天子更是在靈台祭天,號召全國之力抗衡侵略,誓死保衛國土。

僅僅是半個時間,大沙重新集結三百萬大軍,傾全國之力,其中更邀請大沙國內仙家之宗,前往助陣。

不過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作為沙石國最大的靠山青陽宗卻保持了緘默,對此不聞不問,甚至想要化解雙方的矛盾。

但長劍已出鞘,作為好戰的大沙國,自有其驕傲,高祖登基後,都是以戰養戰,哪裏有過這等奇恥大辱,不僅國柱喪命兩郡,就連兩郡也盡失敵手,剛剛繼位的正德皇帝為表決心,更是禦駕親征,後有大臣死命勸誡,才將勢頭壓下。

自古文死諫,武死沙場,這一刻,積攢了大沙一千多年的沉澱全部拋開,大沙三百萬士兵齊聚白馬郡,由現今皇帝的哥哥正雍親自掛帥,意味著皇家力量不衰,勢與國土相存亡,與先人王充有承上啟下作用。

原本接到前線消息的紫陽等人,更是坐不穩了,紛紛向宗門請命,但無一不是得到宗門嗬斥,青陽宗對此不聞不問,紫陽一氣之下,召集同門師兄弟,悄然引得三十多位同門趕往白馬郡。

此事在青陽宗引起了軒然大波,更有激進長老想要捉拿紫陽回宗,隻是後來不知為何,被壓了下去,不了了之。

但在這一刻,沙石國在青陽宗最為傑出的弟子王寒自然引起了萬眾矚目,甚至大沙皇帝曾連續一天下三封信件相請,但奈何由於王寒身在草原,不在宗門,讓無數人痛惜。

白馬郡臨靠河郡,雙方在邊界已經持續爆發了數次大戰,雙方都沒取得多少便宜。

此時在大沙的最大軍帳之中,氣氛頗為濃重,大帳內人頭濟濟,卻並未有過多人發聲。

大帳內分成兩撥,一列身穿鎧甲,從身體中發出熾烈的殺氣,這些都是沙石國領兵的將軍,哪一個都是憑借軍工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

另外一列,穿著就顯得五花八門,倒像是街頭賣藝之人,一共十人,最前一人是一名身穿金線道袍,頭戴高冠,臉色蒼老的道士,若是王寒在次,一定會有些吃驚,這人正是當初送紫陽來王府之人。

從高冠老者順序往下,年齡不一,但全部氣息內斂,竟然全都是修道之士,修為最差的也在凝晶初期。

在大帳的主座之上,有一名臉色剛毅的男子披著風衣,雙手扶案,麵色焦慮,隻是從眼眸中不時的看到有絲絲的精芒,正是當今大沙國皇帝的哥哥,正雍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