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恩不報非君子,有仇不報枉為人(1 / 1)

我的父親常常跟我講:“有恩不報非君子,有仇不報枉為人。”不知為何,他叫我定要放在心上,作為警句。

我卻很少把他的話聽到心裏去,但是他也不怎麼罵我。

——到了後來我時常要想起他的話,於是越想越覺得對,仿佛他的臉又放在我眼前了。他的話裏有很多故事,但是我並不都懂,他的故事我也不怎麼清楚,但是我有我的故事:

我叫王鶴澤,中國/鶴南高官源縣/普北區/段雲村人,農村長大的我自幼生活在農村平淡是福的理論之下,庸碌無為。我的學是在鄰村石莊學,初中是在普北中心學校就讀,高中則是長源縣第四中學。這些年來一直都是平淡無奇。生活仿佛井水一般安逸。

00年1月1日,我剛剛以“優異”的成績考上鶴南大學的時候,全家人一起為我祝福我還未到來的大學生活。那段時間整個村子的八卦裏都是圍繞著這事展開。

我的父親也異常的興奮,抽了半包的大前門,擱平常從未見過他這麼大膽。一是太敗家,二是母親也從不允許他這麼著抽,怕傷著他。但是這一次他看著我抽了一下午的煙,好像我們兩個第一次見麵似的。最後他跟我:“出去好啊,長長見識,不出來永遠不知道有多高,地有多厚!”完之後重重的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就朝著母親傻笑:“靜啊,我們兒子要出去了,我們兒子要上大學了!”母親淡淡道“嗯”,父親卻如同癲狂似的摟著母親搖晃著莫名地“嘿,嘿嘿”笑了起來:“靜啊,我們再生一個兒子吧!”……

忘了了,我父親姓王名秉欽,雖然區區而立之年,卻仿佛患上了間歇性問題癡呆症似的,不時癡言癡語,為此母親沒少受苦受累。我也因此變得更加堅強,更加獨立自強。

可是村裏人都他以前不是這樣,十數年前的一件事才造成現在這樣,我一直好奇,但奈何除了母親,這事兒誰也不清楚,隻能作罷。

時間很快來到9月份初,大學開學的日子,在全村人的注視之下,我搭上了全村唯一的一輛摩托車,踏上了我大學的路途。

對於我來,上大學同樣是一件大事,那種興奮感覺直到這時依然強烈,簡直無法抑製。一路無言,但是我的內心裏充滿了對未來的規劃和向往。

然而那時我沒能意識到,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世界……

現在想來,或許父親得的不是病,而他的話“有恩不報非君子,有仇不報枉為人”也絕非妄言,再仔細想想,好像他的每一句話都是那麼的真實,因為我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那時我想了好久好久,最後伴著漫的繁星,緩緩陷入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