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 蘇醒的雄獅(1 / 3)

氣象部門並沒有說錯,未來幾天的天氣似乎都很不錯,這不,朝陽緩緩升起,天空一片蔚藍,今天又是那麼的風和日麗。

然而,針對天門島的事情,媒體界卻是刮起了一陣颶風,尤其是南海附近的幾個國家,對此事的報道更是鋪天蓋地。

比如與南越隔海相望的菲國,便以《華夏劍指南海——意欲何為?》為標題,在他們中央報社占用了將近兩個版麵,對這次天門島事件進行了一番分析,最終結論,便是華夏企圖用這樣近乎蠻橫的方式,從而霸占整個南海。

而菲國的近鄰印泥,則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詳細闡述了華夏最近這些年的發展速度,使得他們的軍事水平,正在對南海附近的這些國家形成絕對優勢的壓製。

值得一提的是,島國並非是南海爭端的當事人,竟然也第一時間跳了出來,而且,他們所發表的觀點,簡直比菲國更為直接,說什麼在這和平年代,不應該發生這樣的霸權行為,對此,島國政府表示非常遺憾,甚至是嚴重抗議、

另外,向來以世界警察自詡的米國,竟然也對此事發表了電視講話,說什麼華夏和南越應該和平解決爭端,而不是采取這樣極端的方式,希望兩國領導人都能冷靜一點,從而回到對話的軌道來,米國政府願意成為兩國之間的調解人。

縱觀這些報道,似乎都是在指責華夏,而且還是一麵倒的在指責華夏,究其原因,不是他們與南越的交情有多麼深,而是華夏對待某些事情的態度,突然變得極其強硬,這讓他們著實感覺無比惶恐。

詭異的是,身為當事人之一,南越政府對此事卻不曾發表任何意見,似乎,菲國和島國以及米國,才是此次事件的主角,而他們隻是旁觀者而已。

相比之下,另外一位當事人,也就是正是飽受口誅筆伐的華夏政府,卻是在京城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這不,望著主席台上的楊副議長,其中一位戴著眼鏡的知性美女,有幸率先拿到了話筒:“楊副議長,您好,我是《華夏之聲》的記者,大家都已經知道,南越軍方是於前天夜裏武裝侵占我國天門島的,而我國南海艦隊又是於昨天晚上武力收回天門島,也就是說,從得知南越軍方侵占我國天門島,到南海艦隊仗劍南下,總共不到24小時,那麼,我想請問楊副議長,是什麼促使華夏政府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做出武力收回天門島的決定呢?”

“嗯,這個問題問得好!”

麵對此人的提問,楊遠濤當即淡淡一笑:“我甚至可以說,你自己心裏應該已經有了答案,不過,既然你已經提出來了,那我還是要回答你的問題,是身為華夏領導人的責任和義務,是作為一名炎黃子孫的曆史責任感,促使我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從而做出最為正確的決定。”

說著,緩緩掃視四周,楊遠濤又繼續沉聲說道:“眾所周知,華夏是個幅員遼闊的國家,陸地與之相鄰的國家,就多達十幾個,因為曆史的原因,我們與相鄰的國家在邊界問題上,一直存在著諸多爭議,這點,沒什麼好否認的,但是,我們必須承認,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我們與大多數鄰國的爭議,已經得到了基本的解決。”

“然而,唯獨在領海問題方麵,我們與鄰國的爭議,卻是越來越艱難,為什麼會弄成這樣,究竟是誰不願回歸到對話的軌道上來,我想,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了,這點,我就不過於細說。”

“另外,借此機會,我想告訴大家,受傳統儒家文化的影響,華夏人都比較禮讓,但是,在領土問題上,卻不可能有任何的讓步,這是華夏政府的底線,也是華夏十幾億人民的底線,借用一句俗話,華夏雖然有著數百萬平方公裏的領土,卻沒有一寸是多餘的,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寸土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