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不是什麼貌似潘安,但看上去也有讀書人都書香儒雅之氣。
王碩的注意力可不在他,像這樣的文靜讀書人北宋一抓一大把,他在意的,可是眼下琳琅滿目的美食。
方才去偷偷去廚房打探一番,今日宴席規格比不得‘凡酒一獻,從以四肴’,‘從以一肴’又有果盤八套,王碩早已是垂涎欲滴,但又礙於禮數,隻能故作鎮定。
第一波菜上齊後,王衡端起酒杯開始話,至於他們相互客套的了什麼話,王碩並沒聽清。
對於一個五歲孩童來,還有什麼是比吃更重要的嗎?
更何況是眼前正放著一盤‘肉鹹豉’跟‘蓮花肉油餅’,比起現代五花八門的調料,這道用豉湯煮的羊肉,更加可口,獨有一番風味。
王碩吃得正想,心裏美滋滋,真是穿越到了個好時代,直到那少年在誇讚王澤時,王衡的注意力集中到了王碩身上。
少年視線也跟著轉移到王碩這,見他正吃得津津有味,難免有些尷尬。
王衡見兒子這番作為,明顯有些難為情,不禁輕咳兩聲,不過王碩似乎沒聽見,沉浸在美食的海洋裏無法自拔。
少年看出王衡尷尬,並試圖想要緩解。
於是笑道:“我當年像他這般年歲時也頑劣不堪,著實讓家人神傷。”
王碩偶然聽著他們對話與先前不同,抬頭看了眼。
王衡看到兒子這般,難免覺得丟人,想著外人在,若是訓斥更加丟人,也失了禮數,所以笑笑。
隨機卻心生一計,趕緊應道:“我這長子生性頑劣,但也是聰明,先前還在房裏隨手胡畫一通,倒也有賦,翻過年便六歲,老師換了好幾個,就是不愛學,今日還跟內人商議,在請位先生上家來”
少年聽後很感興趣,立刻應道:“五歲便開始作畫,的確頗有賦。”
王衡應道:“無人教他,就是胡亂畫的。”
話雖如此,可少年是真真切切聽到王衡他兒子有賦,胡亂畫隻不過是客套話罷了,於是更加好奇回道:“可否有幸欣賞一番?”
王衡點頭,示意讓下人去取。
王碩繼續吃,他爹這話得妙,實則是想炫耀一番罷了。
王衡見話到這個份上,又道:“我倒有個不情之請,若正道能做他老師”
正道?
“張正道???”王碩停住筷子,嘴巴裏還抱著食物,一臉吃驚。
王衡對兒子突然的插話更是感到驚訝,一旁的少年愣了下。
不過很快,少年便恢複笑容,道:“正是,我姓張,名擇端,字正道沒想到隻是在去過端王府上一回,便家喻戶曉啦!”
話裏似有玩笑之意,並沒因王碩方才的冒失而覺得不自在,這話倒有些談笑風生的意思。
王碩放下筷子,故作真笑道:“我是聽宅裏人的,汴梁來了位繪畫分極高的少年,沒想到就是你啊!”
張擇端點頭笑道:“正是看來郎君不僅在繪畫上有分,人也聰慧呀!不知我是否有幸做你老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