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香港(3 / 3)

這樣一來,原本的帳篷計劃就被否決了,後勤部門把眼光立刻就投到了一開始俘虜大批邁德諾人時建造的那種模塊式可拆卸木屋了。由於當時住在這些木屋中的俘虜此時不是被送到勞動營勞動改造就是已經獲得了自由,除了淨化營地此時還時不時能夠送進一批人進行“淨化”之外,這些俘虜營的房屋此時都已經空置在那裏好幾個月了。

讓這樣一大批足以容納兩千人的模塊式木屋空置可不是件符合元老院節約鬧革命方針的事情,後勤部門的報告很快就得到了計委的批準,然後又被送到了執委會,並且獲得了最終的討論通過。這批木屋很快就被拆卸一空,被運上了東風號的貨艙。在東風號到達香港的第一時間,就開始用登陸艇大量輸送上岸,同時也開始進行搭建。

就算加上駐港部隊的一個連零兩個排,駐港人員事實上也隻有六百多人,此時在油塘區被搭建起來的模塊式木屋卻遠遠超過人員需要,足足有八十多座。因為房屋的數量充足,所以在居住區裏按照功能進行了布置。北麵主要是軍營,近兩百名陸戰隊員和外籍軍團官兵們此時居住在軍營中,每天早上會進行操練,他們有一座專門的通道和外麵連通,軍營區和其他區是不互相通行的,為的就是防止一旦居住區發生騷亂的時候不至於馬上就衝擊到軍營裏。軍營裏的一切都是獨立的,他們有專門的炊事班、專門的食堂,甚至於在軍營裏麵還開挖了一座水井,這個區域距離香江出海口比較近,地下水雖然帶有一些海水的味道,但是還是以淡水為主,可以在燒開後直接飲用。這一切獨立的原因還是為了防止居住區裏對軍營區的影響,獨立的飲水、食物供應能夠保證軍隊不至於遭到投毒等事情的影響。

而居住區此時的建設也絕對算得上中規中矩,居住區的位置在高處,他們從居住區裏開挖了一條渠道前往一百多米外的山下,在那裏用水泥修築了一個大號的化糞池,廁所和洗漱的汙水會隨著這條下水道一直進入到化糞池中,為第二批即將前來的農業委員會人員的香港農場計劃做好堆肥準備。

這幫來自異時空的穿越者們準備了下水道,自然也不會忘記自來水,他們在居住區的中心建立了一座水塔,這座水塔的蓄水池是鐵製的,可以容納三十六立方米左右的地下水。為了把這些水提到水塔裏,他們直接從東方港運來了一台蒸汽水泵,能夠在一個小時內充滿整個水塔。

水塔的出現,讓本地土著們紛紛為止驚歎,若要說海裏的那條大鐵船,反正是無法理解怎麼製造的,不操心也罷,但是這座水塔他們可是看著從船上運下來的,當時是用了一百多人,用滾木運到高地上去了。當時圍觀的土著足有好幾百人,都在驚奇這個大鐵罐子是用來幹什麼的,誰知道一夜不看,這個鐵罐子就爬到了兩丈多的木製台子上去了,再一不注意,這鐵罐子竟然又往上爬了好幾丈的高度,等到大家開始注意這東西的時候,它已經停在六七丈左右的木製高台上了。

把這個水塔升到最高處的確是挺讓人覺得頭疼的一件事,但是對於掌握了現代科技的穿越眾們來說卻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們首先挖好了地基,然後搭建了好幾座木製高台,再用木頭搭建了一組人力吊車,用接力的方式把這座蓄水池一級一級地送到了最高的位置去了。現在還在鋪設水管的工作中,但是這樣的工程在土著們的眼裏看起來,就是驚天動地的奇跡。

曾誌剛對於那座水塔沒有太多的關注,他現在掃視了一眼香港港內,原本停著東風號的位置空空蕩蕩的,他不由得找到田亞妮問道,“田姐,那個東風號呢?”

“回去了啊!”田亞妮一臉驚奇地望著他,“都裝滿了,不會去還留在這裏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