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租借地 2(2 / 3)

“香港?”這下輪到縣令大人一臉懵逼了,“香港又是何處?”

“九龍半島以南和香島這片區域,”曾誌剛連忙解釋道,縣令摸了摸下巴,“九龍也在裏麵啊?那這片地方就有點大了,這兩千四百兩怕是有些……”

曾誌剛怎麼不知道他是在漫天要價,等著自己這邊就地還錢啊,便點了點頭笑著說道,“九龍這地方窮山惡水,刁民甚多,這些刁民種地繳納糧賦之時怕也是困難重重吧?我們既然租借於此處,當然也連著本地糧賦一起包攬了,不用官府費心,每到繳納糧賦之時,由我等一並收攬送上。”

縣令心裏直接喜開了花,九龍這地名是有來曆的,傳聞是某位天子南巡,到得這地方,舉目四望隻見八山環繞,原本欲以八龍命名,但隨從卻提醒皇帝,皇帝自己也是人中之龍,既是皇帝親自為此地命名,當為九龍才對,因此這地方就被命名為九龍。不過這種故事純粹是取地名的人在瞎掰,九龍這地方雖然說有的地方還是適宜於耕種,但是山多地少,灌溉又不是件容易事,因此本地務農的人很少,許多地都已經荒廢了。因為官府力量對此處的管理比較鬆懈,因而本地的許多地方也有疍戶開始上岸悄悄耕種,等到收割之時就一股腦收了跑掉了,找都找不到人,每年收糧賦之時,這九龍幾乎收不到多少糧食,銀子就更不要說了。九龍和香島的糧賦一直以來都是讓這縣令頭痛的事情,為了這糧賦收不上來,他這幾年的考績都隻拿了個平平,這可是會影響到自己前途的啊。

現在突然聽說這些人願意包攬糧賦,登時便喜上眉梢,燙手山芋竟然有人願意自己拿過去,求之不得啊,他笑眯眯地說道,“既然你等此次繳納地租乃是半年,現如今乃是七月,應是到明年一月,期間也包括了天啟九年的糧賦了。你們既然租借此處,應是會在此留存人手吧?本官就先帶著這半年的租金回去,稍晚些便會差遣糧辦前來商討糧賦事宜。”

“喵的,就是個貪官,”曾誌剛心裏暗罵,臉上卻絲毫不顯漏出來,笑著說道,“那請縣令大人在此等候一番,我們這就叫人去把銀子送過來。”

縣令自然是喜滋滋的,等了小半個時辰,看著幾個兵推著一輛小車過來,從他們推車的樣子來看,明顯車上裝著的箱子裏都是滿滿的。他們把小車費力地推到了幾人麵前,小心地放好,縣令示意兩旁的衙役上前打開車上的箱子,箱蓋一開,雙眼差點被裏麵白花花的銀子給閃瞎,所有人都呆立了一陣——這是什麼銀子?怎麼會如此閃亮?

待到大家眼睛適應了陽光下銀子的耀眼光芒,定睛一看,衙役和縣令都再次傻了,這些是銀幣,和他們平時用的碎銀子不同,這些都是經過東方港冶煉廠加工過的銀錠,通過軋成銀板,然後通過造幣廠衝壓出來的。縣令走上前去,拿起了一枚銀幣,呆呆地看著,眼前這枚銀幣是東方港造幣廠生產的標準一元銀幣,等值白銀一兩。縣令是老手了,這銀子拿到手裏就知道大概有多重,手裏這塊銀餅子肯定沒有一兩,但是他卻不願意說出來。眼前這塊銀幣的正麵是稻穗麥子錘子鐮刀組成的圖案,中間用繁體字寫著“壹圓”,下麵還有一排小字“等價一兩”,上麵的稻穗麥子圖案非常精細,也不知道這些人是怎麼刻到這塊銀餅子上去的。把銀幣翻過來,背麵是一條大船迎風破浪駛向一輪朝陽的情景。上麵的刻出的圖案栩栩如生,整塊銀幣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更讓人吃驚的是,陽光下的這塊銀幣本身光澤非常亮,全然沒有自己平時見過的那些銀子一般上麵滿是各種汙漬,黑漆漆的外形又全無規則,往往被銀剪子剪得七零八落的,即便是庫平銀,外形也甚為簡陋。在這塊銀幣麵前,其他的銀子簡直就是垃圾,縣令不由得喃喃自語道,“這銀子怎麼舍得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