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楔子(2 / 3)

有個大膽的村民訕訕上前摸了村長的鼻息驚呼“村長死了!”

有人接茬“好端端的怎麼還鬧出人命了!”接著人群開始喧鬧了起來,有的指責他人或反駁也有的低頭不語更多的是歎息。

立即有人上前扶著青女,青女不依帶著淚水的眼眸望向眾人平日父親待他們不薄如今一個個忘恩負義,薑翁晚年得女妻子也死了和女兒相依為命如今卻陰陽相隔。

青女心如死灰,把村長平放在地上後深深凝望了一眼便轉身就向河邊跑去,村民見狀就有人起頭呼籲眾人隨後追去,這青女要是死了全村人可怎麼辦,一路奔行黑燈瞎火,青女磕磕碰碰跑到了河邊。

這時村民趕到這裏立馬開口喊道“青女,快跟俺們回村你爹死了你可不能死呀!死了俺們怎麼跟官老爺交差啊!”

旁邊一人拍了一下這人的腦袋沒好氣的“有你這麼的麼人家剛死了爹怎麼話的!嘿嘿青女跟我們回去吧,你爹是為了全村人死的我們一定厚葬你爹的”

一群人附和道“對對,一定!”

青女此時已經抱著必死之心轉頭衝向河中,村民見事不妙大喊“大家快上抓住她別讓她死了”

話間便有一人偷偷的繞過眾人視線摸上前去伸手一抓,時遲那時快那人已經抓住青女的衣角正想往回拉。

突然!水麵衝出一道水柱把青女整個人卷入水中。

抓著撕下一片衣角的村民突然愣住接著就嚇破膽呼伏地喊道“河神爺爺顯靈了青女被河神爺爺抓走了”

眾人看呆了驚慌失措中見有人跪下磕頭,旁邊一人見狀也立馬跪下,接著在場所有人全都齊齊跪下祈求河神寬恕。

河底黑暗籠罩著周圍,但是還是能看到一絲光亮一個人影被一團光芒包裹著拖向河對岸

次日清晨山腳村中男人一大早就下地幹活唯獨秦家四郎卻跑到河邊還撿回一個美人,村中人們都調侃四郎這黑漢子走了什麼運一大早就撿回了個女人長得還挺俊的。

回去的路上村民們一個個眼睛瞪著溜圓,有個滿臉絡腮的大漢調侃“哪撿的?上掉餡餅了讓你子撞上了告訴哥,哥也撿個當二房唄”話剛完就被身後的凶悍婦人揪住耳朵罵罵咧咧的領回家去了。

四郎不做理會因為他平日不怎麼話其實他不懂怎麼跟大夥交流,因為太老實了到這娶妻的年紀正常人孩子都有了他連個能對上眼的女人都沒有,回到家中四郎把女子安放在床上便去做飯了。

其實就在昨晚夜裏四郎做了個怪夢,夢中一位男子看不清容貌卻一直在

“救她,去河邊”

這句話重複著一遍又一遍,終於男子的聲音消失了,此刻外麵公雞也開始打鳴了,後來也就有了這四郎撿回個美女這件事。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這時屋內先是傳出女人的驚呼聲,接著一聲聲的嚎啕哭聲從屋內傳來,路過的村民見哭聲淒慘覺得好奇便叫了一群人到四郎的茅屋中一瞧究竟。

人們到了屋裏便見四郎傻愣愣的站床邊,一旁的老婦人便開口問“四郎呀,這姑娘醒了為何哭的如此傷心”

四郎答道“不知,昨晚做夢有個男人叫我去河邊救人,我也好奇這回事,接著一大清早就去了河邊,結果就看見這位姑娘躺在岸邊便帶回村子”四郎苦惱的撓了撓腦袋滿臉的無奈便接著“本想找郎中給這姑娘瞧瞧結果剛出門就醒了,後來你們就進屋了”

見從四郎嘴中問不出話,老婦人思索一方嘴裏不知咕噥著什麼,隨後長歎了一口氣,便安撫這位姑娘,良久見這姑娘情緒穩定了下來。

老婦人問“姑娘,你家在哪為什麼會在河邊暈倒呢?”

青女紅著眼睛抽了幾下鼻子顫顫的“家中就剩我跟父親相依為命,可昨日縣官到村中收稅我爹被活活逼死”完又嚎哭了起來。

問清了事情來由老婦人便長歎一聲“姑娘節哀,若是不嫌棄你就在子須村先安頓,日後有什麼事就找老婆子我,老嫗姓姬叫我姬婆婆就行了,姑娘怎麼稱呼?”

青女答“女姓薑名青兒”

老婦人“青兒姑娘,四郎他爹娘死的早,另外他的三位兄長都出村討生計去了,房子也夠住,不如你就在此先住下吧”

平日不愛話的四郎也插聲“青兒姑娘,就先住我這吧”青女點頭答應了下來,眾人離去後村中又恢複了平靜。

第二日早上四郎一清早就起來滿臉笑意心情似乎不錯就早早做好吃食便去叫青女吃飯,剛進屋內就看到青女著急的跑出來,看樣子好像丟了什麼重要的東西。

四郎好奇的問“青兒姑娘,你怎麼了”

青女滿臉著急的“秦大哥昨日在湖邊你見我的牛角梳嗎?”

四郎答“牛角梳?好像沒看到,如果要梳頭我給你買一個吧”

青女立馬搖頭“不要”

四郎以為青女是不想讓自己破費便笑著“牛角梳能有幾個錢我給買個就是了,待會我就上集市找找”

青女“不用麻煩秦大哥了”完便往河邊跑去。

可四郎哪裏知道這牛角梳對青女有多重要,薑翁晚年得女對這女兒疼愛的很,兩夫妻什麼活都不給她幹,因此青女母親積勞成疾就在青女七歲時便離世了。

雖然薑翁對妻子的死痛心,但是自從那以後青女便哭鬧喊著要母親,薑翁無奈便想到用妻子臨終前用的牛角梳來哄騙青女,她母親沒死隻是變成了這把牛角梳讓她要好好保管,之後青女便不再哭鬧就把梳子當成母親每帶在身邊生怕丟失。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逐漸黑了下來,屋內桌子上一疊疊飯菜雖然不豐盛,但也是四郎精心準備的,平日也就一道野菜與番薯畢竟四郎家境貧寒過年才吃的上肉,而今日用平常節儉的銀錢向隔壁二嬸買了隻老母雞,做了幾道菜煲了雞湯等著青女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