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這是在告訴那姑娘,‘勞謝,小子雖不才,可這些知識還是有的!’
而那珊兒在聽見白天的敘述後,臉上頓時一呆,緊跟著見到白天倆人身形越來越遠後氣呼呼的拽著哥哥追了上去。
“現存建築是宣統元年重建的...”
白天聲音清晰、洪亮、抑揚頓挫,也不曾隱藏分毫。
漸漸的來往遊客被白天敘述給吸引,一時之間竟是紛紛跟在了白天身後,將白天給當成了免費的導遊。
“臥槽!”
小妮子聽著白天滔滔不絕的描述,臉上露出了震驚,不由爆了一句粗口:“這小子是幹什麼的?”
“曆史老師?”
似乎是想起了什麼,這小妮子臉上頓時一紅,悄悄看了一眼自家哥哥。
白天對這明秀樓曆史、來曆的認識似乎已經遠遠超越了自己哥哥,這不是打自己臉嗎!
“珊兒,你永遠要知道,這個世界很大。”
見到妹妹的表情,那青年臉上慵懶的表情竟是消失,做出十分認真的模樣,一手撫摸著妮子的發絲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白天以及跟在白天身後的遊客們穿過了石拱橋,站在那三層古建築前。
白天停下了腳步,口中語句卻頓時一轉。
“甲秀樓是三層三簷四角攢尖頂,高22.9米,石柱托簷, 護以白色雕花石欄杆。”
就當眾多遊客以為講述完了後,耳邊又響起了聲音。
“浮玉橋為九孔,稱‘九眼照沙洲’。”
白天抬起頭,凝神望著甲秀樓,腦海中過著相關建築的知識,隨即又一次朗聲誦道:“樓基和橋雖經多次洪水衝擊,曆近四百年,卻仍然砥柱中流。”
“樓前原豎有鐵柱二根:一為雍正十年,鄂爾泰鎮壓古州苗民,收聚兵器,鑄鐵柱標榜功績;二為嘉慶二年,勒保鎮壓興義布依族王囊仙起義,收聚兵器又鑄鐵柱立於樓下。”
說道建築,白天神情卻不在隨意,而是肅穆。
“甲秀樓是三層三簷四角攢尖頂閣樓,這種構造在華國古建築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樓高22.9米,飛甍翹角,12根石柱托簷,護以白色雕塑花石欄杆,翹然挺立,煙窗水嶼,如在畫中。登樓遠眺,四周景致,曆曆在目。”
不知何時在白天身後竟是聚集了近百號遊客,遊客中有老有少,可所有人均是認真聽著。
“這小夥子有大學問。”
一位顯得很是有修養的老人點了點頭,如是評價道。
“這腦子還是人腦子嗎?這是人形曆史書啊!”
一青年有些發愣,喃喃道。
“浮玉橋如白龍臥波,全長90餘米,穿過樓下,貫通兩岸。橋上有涵碧亭,橋下有涵碧潭、水月台,橋南有翠微閣,遙相呼應。”
白天雙手束在身後,最後一句話語落下。
“這不能是教曆史的吧?”
那小妮子已經是有些懵圈,有些語無倫次的道。
“教曆史的怎麼可能對古建築研究這麼透徹!”這姑娘的哥哥顯然也是被白天震撼住了,竟是不自覺的接著妹妹的話語說道。
‘轟!’
緊跟著,近百號人中響起轟動的掌聲。
“唉!”
“唉!等等我們。”
見到白天要登樓,大小姐趕忙拽著哥哥從人群將擠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