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葉兄這是何意?”向雲飛回頭疑惑道,他沒明白葉開是什麼意思,什麼叫知道是誰寫的會更沮喪。
“待會兒你就知道了。”葉開神神秘秘道,很是蔫壞,擺明在吊人胃口,弄得向雲飛七上八下的,又不好多問。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詞真是妙啊,先是表達了母愛的偉大並不多複雜,隻是那一針一線般,簡單而又溫暖,讓人記憶深刻。”
“後又仿佛表達了想看得更遠須站得更高這淺顯的道理,其實不然,真正含義是,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這後半句詞真是深意十足,好詞!”一位書生打扮的公子款款誇讚道。
周邊的人聽完這慷慨激昂的一番解讀,不由得多看了兩眼這位儒雅書生,因為解釋得太有意境了,現隻要抬頭一看那首詞,便能想到他得這番話。
“這…是你寫的?”有些人直接向他問道,心想能解釋得那麼準確,多半作者就是他。
“非也,生的詞沒有晉級,隻是看到這詞有感而發,多了兩句。”那書生打扮的公子淡淡道。
眾人沒再理他,紛紛心裏腹誹道:“裝得可真像,明明就是在假扮路人為自己拉票…”
其實這幫人想錯了,因為他們隻看到書生如此誇讚,便以為是他自賣自誇,但如果此刻飛上去便能發現,四周都有對上的詞款款誇讚的人,這可能就是文人墨客的通病吧,自己作不出好詞,但都很會解讀詞…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
——
“我本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
“騰雲踏霧見山門,高山綠水似畫般。”
“像是仙人居住處,詢問原來是忘情。”
“這五首詞都很好,真不知道選誰好了…”有人邊念詞邊歎道,很是為難的樣子,顯然哪一首都喜歡。
“是都挺好,不過要排除最後一首詞,它的意境太單調,對比其它四首差了點意思。”突然有人持意見道,看來是個不喜歡拍馬屁的人,欣賞不來向雲飛寫得這詞。
“對,差了點意思。”周邊人也附和道,事實也確實如此,相對比起來向雲飛的是要單調點,沒有其他四首那般,上下兩句都帶有各自的意思,結合起來意境十足…
這些話漸漸的傳遍了四周,大家不知是從眾心理還是真心認為,全都自動排除了向雲飛寫得那首詞,隻專心比較另外四首誰最好,可以向雲飛已經輸了。
“別灰心,以後沒好東西的詞句大會你能贏的…”葉開拍了拍向雲飛的肩膀安慰道,語氣有些欠打…既然傳遍了四周,葉開他們自然也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