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僖宗李儇啊,1歲登基,到7歲就英年早逝,然而在他在位的十幾年裏,居然沒有皇後,以唐安史之亂後,皇後的正宮位置大多都是空缺的,最後頂多也就是死後追封而已。史載他唯一的成就也不過是平定黃巢起義,可黃巢起義曆經時間太長了,破壞了唐各蕃鎮之間的平衡,更使大唐的威信蕩然無存,而唐朝的覆滅也隻是時間上的問題。其中他招安了黃巢起義軍的朱溫,而與此同時沙陀軍也在征戰中崛起下,曆史的結局就是公元884年黃巢起義軍被朱溫和李克用剿滅。而已經做大的朱溫最終滅了大唐,也終結了唐的大好河山,華夏九州開始了自南北朝以來最亂的一個時代,那就是五代十國。
(我現在就是他啊,唐僖宗李儇,那麼既然好了,如果不力纜狂瀾,扶社稷,定下,那麼我穿越這裏又有何意義。)我自信一笑,(大唐,哥來也。)
這時也分析了下自己所麵臨的局勢,如今是廣明元年三月,此時黃巢起義其勢已成,而自己才剛剛穿越而來,短時間連宮中的局勢都不能控製,更何況是去收服幾大蕃鎮,讓那些節度使為我所有。那麼也就意味著曆史的車輪至少現在還是不會改變的,在1月初黃巢軍就可以擊破東都洛陽,從而進範潼關。而潼關做為長安第一關,它一旦失守,那麼長安被亂軍攻破的可能性將是無限大。是啊,長安身為首都,被攻破的次數實在太多了些,前有突厥,吐蕃,後有安史亂軍。(黃巢,朕在長安城等你,你可別讓我失望啊!)我自信道:
黃巢這個大bss,出身於鹽商之家,少有詩才,更善於騎射。我記得印象中那的那首詩特別有名(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於桃花一初開。)於是我直覺得他和菊花有著不解的情緣,然後學生時代翻看他的個人資料,其人五歲侍翁,父為菊花連句,他言:堪於百花為總首,自然賜赫黃衣。我感歎道,(年紀就有這樣的才華,更有這樣的野心。)怪不得曆史上總某人有反骨,或生反骨,其實也沒言過其虛。在後來因為仕途不順,顏值太低一直被人歧視,最終回到家鄉開始借著災人禍的外利下,起兵反唐,滿城盡帶黃金甲,敢笑黃巢不丈夫。嗬嗬,確實他會反,隻是時間上的早晚而已,菊花啊,秋日百花殘,唯有菊花開。待到冬來顧,遍地是金黃。他順應潮流加入的是王仙芝的部隊,後兩人互有間隙,主要在領導思維上和戰術上,我覺得黃巢更適合當農民軍領袖,而王仙芝一直都有降唐為官的傾向。在乾符五年,即公元878年王仙芝被荊南節度使曾元裕斬殺,其部眾最後投奔於黃巢。自此黃巢自立為黃王,又號稱為衝大將軍。而他本身也是運動戰的專家,南征北戰,東進西退,避強敵,又擊其虛。從黃河淮河流域,下長江之江東,又轉戰擊汴梁即後來的東京城,宋州等地,後又戰江南西道上饒,信州等地。又撤戰於福州,入嶺南,於嶺南之廣州後,開始了他的北伐大業。
我理了理思路,先把宮中的勢力,京畿的部隊必須要控製在自己手上,然後至少在潼關好好布置下,萬一萬一,也可以暫緩叛軍的勢頭,然後在長安城決一死戰。是的,我下定了決心,既然以往長安城那麼容易被攻破,可我就有這股傲氣。從現代人的思維來看,長安身為帝都,曾經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哪能輕易就舍棄。同時證明自己,證明自己的才能遠勝古代所謂的那些君王和仁君。現代人的思維,對戰術,戰略的把握,以及000多年的曆史總結,我就不信自己不能逆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