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走就走?”林穎問。
“走吧!還等什麼呢?”
就這樣,付先生背著畫具,和林穎一起沿著昨天上山的石階走到了半山腰,坐進車裏沿著蜿蜒的山路向湧金觀進發。
“你說的那位鳴遠道長多大年紀了?”林穎總覺得這名字特別熟悉,剛上車就隨口打聽,問付揚。
“八十歲了!鳴遠道長是位真正的道士,過著令人豔羨的自由自在生活,他道行深遠、醫術高明。吃粗茶淡飯、穿衣住處不講究,一無所求,與名利無爭。而且身體很特別好,精神矍鑠,年輕時曾經步行數萬裏,遊曆山水,睡在曠野、乞食果腹,不僅不視為苦事,反而喜歡遊蕩不羈的生活。”付先生囉囉嗦嗦的說了這麼多,像是總結了道長的一生。
“嗬嗬,步行遊曆數萬裏、睡在曠野、乞食度日,過著遊蕩不羈的日子,這是何等浪漫的生活啊!”林穎不由的感慨。
“在你看來是浪漫!其實一生如此,需要執著的信仰力量來支撐,真的與浪漫無關。”
“他的道觀裏有多少道士?”
“現在大約七十多位。都是他的弟子,性情也大體像他,好遊曆、為人豁達,與世無爭,活的灑脫不羈。”
“唉!這樣度過一輩子,是多少萬年修來的福分啊!”林穎由衷的感歎。
“人人都可以這樣過一輩子,問題是大多數人舍不下紅塵萬物,也就隻能空羨慕了!”
“的確很有道理!許多人口口聲聲說喜歡心境淡泊、與世無爭,真要他們這樣去活著,卻怎麼也舍不得離開紛雜喧囂的人世間。”
倆人就這樣你一眼、我一語的先聊著,三十多公裏的山路不知不覺了,來到湧金觀所在的山腳下。
林穎下了車一看,此地景色比付享受的山洞附近還要好很多。果然是自古道家尋仙境,總能找到找這麼好的寶地建道觀。
幾條山澗清溪從遠處緩緩而來,在山腳下彙入一處寬闊的山穀裏,形成了頗為寬闊壯觀的湖麵。然而地勢低窪,隻有微風拂過,湖麵水波不興、波瀾不驚,隻有幾隻水鳥掠過水麵時,激起微微蕩漾的漣漪,一層層的擴散開來。
水池以北山峰高聳,鬆濤陣陣,高遠的山巔之上矗立著巍峨的道觀,右側還有寬約十米的瀑布飛流直下,與地麵的清溪深池連成一體,環繞著道觀。
深池東岸的溪水邊上有座鬆風亭,仙風道骨、精神矍鑠的鳴遠道長正站在那裏,迎接遠道而來的畫家。
道家人物不像佛家子弟那樣刻板,也沒有那麼多假惺惺的戒律,見到林穎遠遠的走來,道長慈眉善目的微笑著說:“為了歡迎優雅的女士,我這個八十多歲的老道都下山了!”
“主持師傅,不、不,抱歉!道長您這麼大年紀,何必親自下山迎接我,真是讓我惶恐不安了。”林穎口誤,一見麵就鬧了個大笑話,她尷尬且極難為情的看了看鳴遠道長,人家卻毫不在意的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