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動手!休傷了魯大人!”
眼見魯肅就要喪命在紀靈三尖兩刃刀下,身邊傳來一暴喝。斜刺裏一杆長槍伸來,磕偏了紀靈含怒刺出的一刀。
卻是張燕匆匆趕到,奏魯肅擋下了這一刀。
紀靈怒喝道:“姓張的,你也要背主?”
張燕毫不相讓,護在魯肅之前,也開口喝道:“休得魯莽!魯大人之心,豈是你所能了解。”
紀靈來幽州不到三個月,哪裏知道魯肅等人對王嵩的忠心,如今見張燕護著魯肅,心中怒氣更盛,一擺手中三尖兩刃刀,便對張燕砍來。張燕後退一步,挺槍接戰,兩人各不相讓,招式連綿不絕,難分上下。
魯肅喝止不住,苦笑不已。不過,魯肅隨之也看出了問題,紀靈雖然看似含怒搶攻,卻並無殺伐之氣,想來剛才也隻是試探自己,並沒有想致自己於死地。
想到這裏。魯肅對兩人喊道:“玩一玩可以,別鬧得太久,鬧夠了,來我營中議事。”
罷,魯肅轉身就走,頭也不回地往軍營中走去。
兩人見狀,也各退一步,停止打鬥,跟著魯肅向軍營走去。
魯肅到了軍營之後,又命人叫來王雙,隻讓郭蘊在城頭上值守列,然後對紀靈、張燕、王雙三壤:“剛才紀將軍與張將軍一戰,打得恰到好處,正好助我行詐降之計。”
紀靈道:“魯刺史這是何意?”
魯肅笑道:“麵對公孫康的勸降,我本來隻是想用猶豫不決的態度,來為我們爭取幾時間。如今你們當眾大打出手,必將鬧得漁陽城裏沸沸揚揚。漁陽城中魚龍混雜,又豈能沒有公孫康的細作?”
張燕本是智將,立即明白過來,開口問道:“魯大人現在的想法,恐怕是除了拖延時間,還要大殺一場了?”
魯肅大笑道:“正是如此,待得城內細作將消息傳出,公孫康必以為我是想要投降又心存顧忌,咱們便可如此如此,勝他一場!若操作得好,漁陽無憂矣!”
紀靈聞言,向魯肅道歉道:“剛才末將魯莽,請魯大人責罰!”
魯肅笑道:“紀將軍當我很蠢麼?以將軍的武藝,若真想殺我,我焉有命在?”
紀靈嘿嘿笑道:“你……你怎麼看出來的?”
魯肅道:“怎麼看出來?嗬嗬……你那三尖刀向我刺來時,隻比蝸牛快那麼一點點!
老實,我剛才是嚇了一跳,但是,我是被你那大嗓門嚇到的,可不是被你的刀給嚇的!”
眾人盡皆大笑。
就在此時,郭蘊派人來報,公孫康派了使者,在城外求見。
魯肅讓人用吊筐將人帶上城頭,送到營中相見。
來人自稱涼茂,乃遼東太守別駕。
涼茂是遼東有名的飽學之士,在見到了魯肅之後,涼茂便鼓動如簧之舌,引經據典,為魯肅找了許多“背主有理”的經典案例,然後力勸魯肅早點“背主”,所謂: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早背主早受益,先背主先得利,遲則追悔莫及,錯過了這次就錯過了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