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改變這個社會,並不是打敗了袁紹和曹操這些諸侯,而是要打敗這些結塊的世家!
這是一樣非常艱巨也充滿風險的道路,要循序漸進,也要把握一個度。否到不要其它諸侯,王嵩自己的這些手下就會把王嵩給弄死!
王嵩的幕僚和大將中,又有多少不是出自世家?
所以,王嵩的策略是穩打穩紮,步步為營,打下一地,穩定一地,發展一地。
王嵩每收一地,都會有計劃地打壓世家,甚至連自己的太原王氏,也被王嵩挖坑算計而實力大不如前。
現在的並州、司州、雍州三地,無一例外地被打壓到幾乎沒有勢力龐大的世家存在。
興辦免費學堂、孤兒學堂的舉措,也是將矛頭直指被世家壟斷的知識傳承和社會管理權。
大批貧苦百姓的孩子和孤兒,在學習了知識之後,便有機會進入本來由世家壟斷的官吏體係,成為各級官員而參與社會的管理,這樣一來,世家對社會的影響就會越來越低。
“治大國如烹鮮”,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得一步一步往前推進,急不得!
也正因王嵩如此,王嵩才不會急於四處征戰擴張,而是注重於擴張和發展相結的穩妥策略。
……
涼州的情況,與大漢其它地方不同,涼州最不缺的就是兵源,廣褒的大西北,地方非常遼闊,雖然人口不是很稠密,但惡劣的自然條件和持續了幾百年的戰爭,使得該地區不論羌漢,不論男女,幾乎人人都能上馬做戰。
所以,涼州不缺兵員,隻缺糧食。隻要有足夠的糧食,分分鍾都能拉出十幾萬大軍出來。
王嵩對新占領區--廣魏,水和南安三郡的大量糧食援助,雖然在短期內穩定霖方,但也導致了糧食通過集市或私下交易流入了韓遂的手鄭
韓遂有了糧食,很快就又征召了數萬人馬,與原來的人馬合在一起,人數達十五萬之多。
十幾萬人馬從金城出發,進攻南安。南安隻有曹性的兩萬人馬,曹性不敢接戰,退回水郡冀縣,與徐晃一起,固守冀縣。
關羽率兵二萬已經趕到水郡增援,使水的防守兵力達到了六萬人,但如果將這六萬人要分守各縣是很難做到的,仍然隻能以謹守冀縣為主。
這種戰略上的被動,導致其它各縣就很難得以保全了。韓遂馬騰分兵四出,很快水郡就隻剩冀縣還在關羽手中了。
消息傳到長安,戲誌才對王嵩:“主公所擔心者,不過袁紹和曹操聯手對付主公爾,今袁紹與公孫瓚,曹操與呂布,各自在戰場僵持而無睱西顧,正是主公西征的好時機。若能乘此時機滅掉韓遂,則長安西部地區再不能牽製主公,就算袁紹與曹操聯合,主公也不必擔心了。”
王嵩道:“先生所言,正合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