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這王蓋也是一個有大才的人,之所以曆史上不曾有大的名聲,應該是因為在原本的曆史上,王蓋陪同王允一起死於李傕之手,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以至大才被埋沒了吧。
這件事,讓王嵩對王蓋刮目相看,決定今後好好培養培養。
王嵩:“很好,很好,各位的建議,我深表讚同。至於具體的執行方案,和詳細的行動計劃,請文若盡快做出來討論,討論好了給我批複後執行。”
接下來,王嵩又與大家一起討論了教育的問題,並且把教育做為雁門郡的重大戰略計劃之一。
王嵩現在有足夠的錢投入到教育事業中:
“各縣各鄉都要建學堂,實行五年義務教育,凡是入學的兒童,不但不需要交學費,還有獎學金,隻要在校就有獎金。又按成績優劣分成不同的獎勵等級。成績好的學生,其每月獎學金甚至可以養活一家人。又高薪聘請各領域的人才擔任老師。
識字及儒學老師由儒生們擔任。工匠老師在全國內招聘,軍事老師則由軍官擔任。”
隨後,王嵩又與幕僚們商議,在各縣的五年義務教育之上,建立更高一級的學府---郡學,取名為北方書院。王嵩親自擔任書院院長,聘請名士大儒為老師。閑暇之時,王嵩也會抽空去書院講學。
由於王嵩的高度重視,在後續的大漢三大書院中,北方書院無論是在規模,還是在師資條件及教育質量等方麵,都穩壓潁川書院和襄陽書院,成為大漢最大最好的書院。
各地學子都以能考入北方書院為榮。其源源不斷地培養出的人才,成為了王嵩集團爭霸下的關鍵力量之一。
除此之外,大會還討論了是醫療問題:
王嵩決定投入大量資金,解決兒童成活率低,受傷後死亡率高,醫者水平差,醫匠地位低,醫者人數不足等迫切問題。
決定從全國各地高薪招聘醫匠,建立醫學院,研究各種醫療專科如:兒科,婦科,骨科,傷科,呼吸科等等。
並且在各縣建立大型醫館,並製定醫療費用減免等級製度。成立醫療救助機構等等。
此外還有土地分配問題:新並入的三郡之地,都是無主的士地。王嵩製定了分配方案,軍士按等級最低可分00畝,不同等級和立功都有額外授地。流民每人分配100畝。其它人員按級別不同定義出授地多少的規範製度。
其它內容如基礎建設,農業,商業,工業等發展規劃問題,都有細致的規劃,不在此一一羅列。
值得一提的是,王嵩在雁門改變了工匠的地位,工匠不再是賤業,而且,發明創造,以及工具設備等方麵的改善都會得到非常豐厚的獎勵。
王嵩現在不差錢,府庫中金銀銅錢堆積如山,盡快將這些錢轉化成實力,才是當務之急。
所以,王嵩給各級官員的目標就二個字---“花錢“!可著勁的花錢!變著花樣花錢!不怕你花錢,就怕有錢你不會花!
各級官員一個個卯足了勁,準備擼起袖子加油幹!挖空心思多花錢。(財迷們,要不要穿越過去給王嵩做馬仔?)
與此同時,王德的內情局,也盡快組建了起來,嚴查貪腐,嚴查內奸,嚴查官場黑暗。成為了類似明朝的錦衣衛的角色。
王德做為第一個跟隨王嵩的人,被王嵩當成是自己的家人一樣對待。王德雖然沒有驚人的才華,但對王嵩絕對是忠心耿耿,也是王嵩最信得過的人。
此外,還有王蓋,能提出給學生和孤兒洗腦,從培養對王嵩的忠誠度的建議。讓孤兒忠於王嵩而不是忠於姓劉的皇帝,其心思恐怕不是那麼簡單。
得不好聽一點,這對大漢朝廷來,絕對是大逆不道的想法。
總的來,這次的年終總結和發展會議,是一次別開生麵,而又非常成功的會議,會議討論了從軍事到政治再到民生發展的每一個領域的現狀和發展計劃;製定了以王嵩為核心的這個政治集團的施政綱領,製定了軍事、政話、民生發展的長遠戰略。為王嵩集團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開完了這次用時十幾的會議之後,已經到了十二月中旬。
年關將近,大雪紛飛,氣酷寒,滴水成冰。
“忙碌了一整年,該好好犒勞一下自己了!”王嵩走出太守府街門,伸了個懶腰,向太守府後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