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啦,這件事就不談了,我們來談談鐵礦的事情吧!”王嵩適時打住,轉移話題道。
“太守大人剛才繁畤縣也有鐵礦?“程昱問道。
在程昱的幫助下,成功地轉移了話題。
“是的,不僅繁畤有鐵礦,我們雁門郡這十幾個縣幾乎都有鐵礦。”王嵩接著道
王嵩的話又勾起了荀彧濃厚的興趣,聽了王嵩的話,荀彧便立即問王嵩道:“太守大人,如果我們發展冶鐵的話,當以何處最佳?”
王嵩道:“在雁門郡各縣中,若從鐵礦的儲量、優劣、易開采等幾方麵綜合考慮,最好的不是在繁畤,而是在樓煩縣。
據我所知,樓煩縣鋼鐵儲量豐富,自戰國時期開始,就有煉鐵的作坊。到現在,樓煩煉鐵作坊己經頗有規模。”
荀彧問道:“太守大人是想在樓煩大力發展冶鐵?”
王嵩笑了笑道:“沒錯,其實我聽過一種更好的冶鐵方法,較之現在的治鐵方法,產量可增加數十倍,且出爐生鐵堅如百煉鋼。”
“啊……”程昱和荀彧幾乎同時張開了嘴巴。
(叭嗒一聲,兩個下巴同時掉在地上,兩人連忙彎腰撿起裝上,相互看了一眼,才發現各自裝的是對方的下巴……哈哈,開個玩笑。)
“產量可增加數十倍,且出爐生鐵堅如百煉鋼?”
這句話的信息量比較大啊!程昱荀彧二人知道,如果真是這樣,那對雁門郡將意味著什麼,那將意味著從軍隊到民生的全麵跨躍式進步!
鋼鐵的產能和質量,直接影響到軍隊的戰鬥力和戰爭潛力,同樣也影響到各個非戰爭領域,簡單的例子就是使用鐵製農具的生產效率,遠高於木製農具和銅製農具!
“此話當真?”程昱迫不及待地問道。
王嵩道:“我也隻是聽過,並沒有親自實踐過。此事對我雁門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我想親自去樓煩嚐試一下,時間可能會比較久。郡中事物就先托付給你們兩位全權處理。有需要我拍板的,可以讓人送到樓煩來給我處理。”
罷,王嵩又與程昱和荀彧就一些細節問題做了一番具體的討論,然後,王嵩叫上典韋,帶上重新選拔出來的1000親衛,向樓煩縣而去。
王嵩叫上樓煩縣令向春,一起來到尖山礦區,也就是後世太鋼集團的鐵礦基地---尖山鋼鐵廠的所在位置。
到了礦區之後,王嵩才發現所謂的“頗具規模,其實不過是有十幾個作坊而已,不過在這古代,應該也算是“頗具規模了吧。
因為王嵩是太原人本地人,所以對煉鐵煉鋼多少有些熟悉,再加上在大學實習時,王嵩曾經多次參觀過太原鋼鐵廠,所以,王嵩對高爐煉鐵的基本原理和工藝流程還是大致清楚的。
高爐煉鋼也就是用焦炭、鐵礦石加入部分石灰石在高爐中煆燒,通過預熱鼓風,吹氧去碳,攪拌等輔助工藝,調節含碳量和溫度煉出來的鋼鐵。
至於焦炭,也就是用煤封閉煆燒幹餾,然後冷卻而已。這些都是初中化學學過的知識。幹餾實驗,也是簡單得不要不要的了。
山西有煤海之稱,挖出煤來,清洗幹淨,然後將煤裝入煉焦爐的封閉炭化室,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通過兩側燃燒室加熱幹餾,經過一定時間,就形成焦炭。
所以,對於高爐煉鋼,王嵩雖然隻懂原理,但根據原理,做出相關設備和工藝流程,一點一點地去試驗,要煉出鋼鐵,也是沒有問題的。
經過二個多月的試驗,王嵩終於和工匠們一起,用高爐煉出了第一爐鋼鐵。隻是其產量和質量是無法與後世相比。後世一爐鋼鐵產量動不動上百噸,而王嵩的這一爐鋼鐵隻有400多公斤,一噸都不到;鋼的質量更是無法與後世的特種鋼材相比,但對於漢末的煉鐵工藝來,這已經是非常優質的鋼材了。
高爐煉鋼,對這個時代的人來,那已經是神跡一般的存在了。為了技術保密,在程昱的建議下,王又抽調了000軍隊對樓煩鋼鐵冶煉進行封閉式軍事化控製,同時將采礦、洗礦、煉焦、煉鐵,石灰石煆燒、鑄造、成品加工等多道工序分別置於不同的山穀,使其機密性更有保障。
鋼鐵的產量有了保障,王嵩便開始逐步對軍隊進行有計劃的換裝。
輕騎兵全部將皮甲改成半身鋼甲。
重騎兵的戰馬和騎兵全部改成鋼甲。
輕步兵則改成半身鋼甲步兵。
重步兵為全身鋼甲。
各種武器裝備也開始逐步實現製式武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