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是經地義的事。本來我在家裏是老大,吃苦最早,受累最多,享受的時候就輪不上我了。我的委屈來大,沒個地方理去!”卜德陽真夠鬱悶的,仿佛比竇娥還冤。
“大哥啊,常言的好,爭著不足,讓著有餘。你把你大妹妹卜嘉懿也算上一份,你才能少分多少?讓人是一禮,鍋裏下沒下米是另一回事。”楊國仲對大舅哥的自私意見很大。
“楊國仲,你真是得寸進尺,人心不足蛇吞象。你老婆分走了我們老卜家的家產,是不是全甜乎了你們老楊家?你也有姐姐,你還分給她一間屋了,還是分給她一塊地了?是不是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卜德陽撕下了臉上的畫皮,要和楊國仲翻臉了。
“大哥,你看你,開個玩笑嘛,怎麼就惱了?不是錢是短的,人是長的嘛!買賣不成仁義在,咱不要東扯西拉的好不好?”楊國仲像條泥鰍一樣想溜走。
“你別在我麵前油腔滑調賣片湯,我從來不吃你這一套。”卜德陽厭惡地。
“你倆要打出去打,別在屋裏噴大家身上血。”卜計劃感覺到話題有些跑偏:“老二,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我也沒出多少力,分給我的,我都嫌多了,卜容懿的那一份啊,爸你看著辦吧,我是一分錢都不要。”卜德月表裏如一地。
“德星呢?你什麼想法?”卜計劃問。
“我和二哥的意見差不多,該我要的,我當仁不讓,不是我的,白給也不要。吃多了撐得慌,拿多了累得慌。”卜德星。
“分家的飯,吃不了一輩子。剛才是誰了一句‘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卜計劃問道。
剛才人多嘴雜,關係到自己切身利益,就支楞著耳朵聽,事不關己的,左耳朵聽右耳朵冒了,哪裏還能對號入座?
卜計劃:“你們想不起來了,我的記性也是一不如一了,就這個意思吧。再多的家產,也不夠分的。我本人就這麼個方方了,也算是一輩子創下點兒家底。分多了,你也不用高興,分少了,你們也不要當麵怨我。”
“怎麼會怨您呢?我真是感激不盡啊。”楊國仲總是想抓住一切機會表現自己。
“有你這句話,我就知足了。俗話,知足常樂。我們這一代人,就像在大海上飄著一樣,不是刮風,就是下雨,命運多舛。我算是一個幸運兒,抓住機會,和振華公司風雨同舟,一直走到今。”卜計劃提起往事,一往情深。
“您老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一代民營企業家,振華從無到有,從到大,每一步成長都傾注著您的心血啊!”
聽聽人家楊國仲,看看人家是怎麼做女婿的?哄死人不償命。爹娘眼裏喜勤人,有的人手勤,有的人腿勤,最會做人的當然是嘴勤嘴巧。
同樣是做女婿的,再看看嶽樹仁,悶著頭不吭聲,老丈人的精彩,不知道鼓掌,難道讓老丈人要掌聲嗎?他又不是現在的有些相聲演員,節目沒練好,臉皮倒是練厚了,要掌聲的時間比相聲的時間都長。
好人長在嘴上,好馬長在腿上。因為嶽樹仁嘴笨的問題,嶽樹仁的母親高勝男沒少他,可是,生就的骨頭長就的肉,越長嘴越笨。到現在,連親媽都張不開嘴了,更別老丈人、丈母娘了。
卜計劃背後,嶽樹仁長的是金口玉牙。
卜計劃還想再聽幾句恭維話,沒想到兒子女婿都盯著楊國仲看,把楊國仲看害羞了。
卜計劃隻好再下去:“國仲到了深圳後,的確大有進步,最能理解我創業的艱辛和苦衷。人的好時候就那麼幾年,就像上的太陽一樣,從十點到十二點,就兩個時,真是一晃就過去了。振華也算是過了幾年好日子,這才賺下點家底,都在方案這張紙上呢。可是,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這兩年,我走的特別不順……”
“唐僧取經還要經曆九九八十一難呢,您遭的罪可不比唐僧少,唐僧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眾神仙保佑,您幾乎是孤軍奮戰啊!我遠在千裏之外的深圳,一直想回來幫您,可是山高路遠,有心無力啊?”楊國仲的讚美詩唱得精彩,既讚美了老丈人,又表白了自己,一舉兩得。
“我們不是孫悟空、豬八戒嗎?我們什麼時候離開過振華啦?越是沒出過力的,的比唱的還好聽!”卜德陽實在聽不下去了,衝著楊國仲就是一陣連發掃射。
“你不話,沒人把你當啞巴賣了!”卜德月也被得罪了。
一時間,楊國仲成了眾矢之的。
“你們不愛聽,我愛聽,”卜計劃及時站出來為大女婿撐腰:“我認為國仲每一句話都在了點子上,有心的出心,有力的出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