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計(1 / 2)

本應盛世天下,卻又起烽火。這年半夏,在一片大陸的兩個國家之間,發生了一場規模龐大的戰爭。

當天麟國軍隊就駐紮在城外十裏處,虎視眈眈時,龍嘯國君,新上位不久的駱驍才真的慌了。

書房裏,駱驍傳召大臣們商議情況。國庫空虛,該怎麼迎戰,眾臣沒有對策,駱驍眉頭緊皺,這時一個名叫張定的大臣站了出來。

“稟吾皇,臣倒是有個法子。”拱手行禮,張定向駱驍進言。

“說來聽聽。”

“臣以為,由微臣用求和的緣由,去見他們的主帥,並且引導兵營外,再由埋伏在城外的人將其……”說著,張定一隻手在脖子上抹了下,“群龍無首,總會失了士氣,到時候我國軍隊再趁虛而入,殺他個措手不及。”

駱驍眼神詢問眾大臣,看到大臣們也沒有好的辦法了,於是便點頭道:“好吧,姑且一試,盡量拖延。那麼張定,就派幾人跟隨你出城。”張定躬身領命,退出了國君書房。駱驍屏退左右,獨自在書房裏靜坐,那自始至終的眉頭就沒有舒展過。

“看來,天要亡我龍嘯了。”駱驍歎了口氣,眼神落在手中握著的母後為自己求來的平安符,一滴淚水落在上麵,化開了紅色的朱砂,“母後啊,您為何不在,兒臣沒有保住龍嘯,怎有顏麵下到黃泉見您……”

這場戰爭源起於原龍嘯國君,也就是駱驍的父親駱閻。自從登基後就從不將治理國家放在首位,昏庸無道。幾年後竟遍招美人入宮侍奉,夜夜笙歌。皇後多次勸阻未果,被皇帝打入冷宮,鬱鬱而終。沒過幾年,龍嘯國君駱閻突然暴斃,無人知道死因。國不可一日無君,年僅十六歲的皇子駱驍繼位,初登基,駱驍便發現此時的龍嘯國已經是如風燭殘年的老人一樣。

雖大力改革,發展經濟,國力卻仍是不見起色。偏偏這時與龍嘯平分這片大陸的死敵天麟國經過多年勵精圖治,漸漸強盛,克服了土地貧瘠,招兵買馬,軍隊也日益壯大,漸漸超過了原本一年土地肥沃,百姓眾多,國力強盛天麟許多的龍嘯國。

國君暴斃,新君又剛剛上任,天麟國便起兵攻打龍嘯,沒費多少兵力便打到了龍嘯皇城,卻也沒再進攻,甚至駐紮在了城外十裏不到的樹林旁空地。果然讓龍嘯國慌了手腳。

新君駱驍本就是一個不善征戰之人,可這時身邊的大臣也是無一個可用之才,如何不急?這才聽取了張定的法子,決定破罐子破摔了。

這時的駱驍,無比悔恨自己當初怎麼就為了和父皇置氣不學那些兵書,現在想想就覺得可笑,自己如何堪當一國之君?

此時,正在帳中商討軍情的天麟國君卓寒與這次的主帥,也就是其弟寧王卓城接到了龍嘯國使臣求見的稟報。卓城聽到後,嘴角上揚,卻不是開心得意的笑。

卓城意味不明的表情讓卓寒疑惑,問道:“皇弟這般笑,是不是有什麼計策了?”卓寒卻有些憂慮,預感此事不會這麼簡單就解決的,畢竟是大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怎麼會這麼簡單就來求和?

卓城微笑下,示意卓寒和自己交換座位。卓寒不明,卻也是依言換了座位,和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其實比自己聰明很多,卻在繼位時選擇了讓自己登上皇位,並且不遺餘力的扶持自己坐穩了龍椅,卓寒無比信任自己的這個有勇有謀的弟弟,甚至有大臣勸不可讓他功高震主,卓寒也是不為所動。

卓寒下令讓龍嘯使臣進帳,沒多久,便見身穿平常服飾的,年約五旬的男子走了進來。此人便是張定。

張定進帳行禮,“拜見天麟國君,微臣張定,乃龍嘯國尚書,代替我主來和貴國君主商討議和之事。”說完一躬身,站在不遠處。

此時的卓寒還沒開口,剛要言語,卓城就按住了卓寒的手,暗自示意,卓寒看到,便繼續坐正位置。卓城說:“張大人免禮,來人,請張大人坐下商談。”看了眼正在疑惑的卓寒和已經坐在一旁的張定,卓城神情自若。

張定坐穩開口:“不知君主有何條件讓我國國民在歸順後將遷到哪裏去?”

卓城答道:“關於這點,我們不會強行逼迫百姓們做什麼,包括搬離原來就居住的地方,但是都城是一定會遷走。”卓城說的是實話,這些事其實都有和皇兄商量過,覺得還是將龍嘯都城遷走,移到距離天麟國近一點的地方,並且作為封地讓卓城代管。

“那再請問,您將如何處置歸順的龍嘯皇族呢?”

“這個,”卓城沉吟片刻,便不動聲色的說道:“您認為,一個俘虜,可以怎麼樣處置呢?”末了還不屑的哼了聲。饒是為了自己的那個計劃,張定也著實被卓城這句話激怒了,用力拍了下椅子站起身來,語氣冰冷且帶著怒氣,道:“這難道就是你們泱泱大國的風範?!那您又將我們這些別國臣子置於何處?君主求和且得不到一日平穩,何況是我們這些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