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郭羊娶第十三個妻子時,他想起了祖父,那個因沉迷於思考而差點獲得永生的老頭兒。
那時,水寨隻有三十幾戶人家,稀稀拉拉的數十間石頭房子依山而建。
山巒疊嶂,一眼望不到邊。
寨子前麵就是河。
河水清澈,沿著遍布石頭的河床緩慢流淌,不緊也不慢,將時間拉得很長。
那時的水寨人想要記載一些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往往會用石頭在牆上刻下一道道彎曲古怪的符號。
不過,每過三,那些古怪符號是什麼意思,大家基本上就忘記了。
水寨人的名字也起得很草率,為了方便記憶,大家都姓郭,誰家生了孩子,一些年長者看見什麼或想起什麼,就順口叫什麼。
比如,郭,郭雲,郭蟲,郭石,郭羊,郭誰。
……
每年春,一群鳥人就會在河邊搭建簡易的木頭房子,在一些叮當作響的青銅法器敲擊聲中,為寨子中的居民推薦他們的新產品。
他們帶來的第一件東西是鹽巴,一種能夠讓太陽光變得更加明亮的晶體。
一個身體矮但很精練的老頭,跳上河邊的一塊石頭,河水將他身上的獸皮都打濕了。
他自稱王亥。
不過,這個名字,全水寨隻有郭羊的祖父郭馬記住了。
王亥伸出黑而瘦的一隻手,指甲尖細,食指和拇指指尖捏著一枚水晶一樣的事物,大聲宣稱:這就是鹽。
那枚在陽光下閃著白光的晶體,讓水寨的女人們吃盡了苦頭。
起先,那些男人們亢奮地跑回家去,背來了獸皮、糧食和野果,爭搶著換取了一些鹽巴。
但當他們心翼翼地,用舌頭舔了舔那能讓太陽發出白光的晶體,紛紛皺眉,順手將那些鹽巴丟到了地上。
寨子裏的女人們鑽在人群中,將那些鹽巴撿了起來。
“呀,味道好極了!”女人們伸出舌頭舔了舔,大聲道。
而男人們則根本顧不上找王亥算賬,就被七八個女鳥人所吸引。
他們蹲在一個木頭搭成的台子前,揚起粗壯的脖子,看那些身體上紋了一隻黑鳥的女人,使勁擺動蛇一樣柔軟的腰肢。
男人們看了一下午女鳥人的舞蹈,這才懶洋洋地回家吃飯。他們驚奇地發現,食物中放鹽巴,竟然變得好吃多了!
於是,水寨的女人們多了一項勞作:每到冬,在山崖下、河灘上,尋找那種可以在太陽下閃白光的晶體。
不過,那個叫王亥的鳥人還是很厚道的。在後來的某一年春,他教會了水寨的女人們如何將那些含有鹽巴的土壤,泡在木盆裏,等太陽將水分都蒸發掉,下麵就會出現一層白色的晶體。
……
“地萬物,皆為神靈!”有一次,當王亥帶領著他們的鳥人們來到水寨時,鄭重其事地告訴了大家這一秘密。
看著寨子裏的人有些迷茫的神情,王亥翻手取出了一塊黑色神石。
他將那塊黑色神石係在一根繩子上,隨手丟在河中。他牽著繩子向遠處走去,黑色神石在水底被繩子縋著,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