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朗氣清,山明水秀。
已近泰山腳下,但見林木蔥鬱,鳴聲不斷,一條碧綠的溪水潺湲而過。溪水嬉石,泠泠作響。萬道陽光穿過茂密的枝椏,在山間石徑上落下斑駁的樹影。
晨曦之中,聽得幾人輕快的腳步聲緩緩走近,不一會兒,便看到五個道士打扮的青年男子先後從石徑中走下,一路談笑風生,甚是悠希
原來他們是泰山中麓清止觀中的道士。建炎年間,宋室南渡,金人派遣三路大軍侵掠宋境。金帥完顏宗弼帶了其中一路取道河北東路,到了山東東路,過濟南府,在山東西路泰安軍一帶遭遇清止觀觀主素明道長率領的反抗義軍。兩軍交戰,不出數日,漢人義軍全軍覆沒,素明道長也不幸戰死。宗弼一怒之下,派遣一隊先鋒登上泰山中麓的清止觀,將觀中道士悉數殺害,最後一把大火將清止觀焚為廢墟。後來在大宋紹興五年,濟南府的素心道人在華山學成武藝歸來,聽聞素明道長的事跡,十分敬仰他的為人,便組織民眾重新修建了清止觀,自己做了觀主,三十年來他在泰安一帶行俠仗義,扶弱濟貧,深受百姓愛戴,不少人慕名而來,拜入素心門下。如今的清止觀名震山東,比之素明道長在世時,更加威名赫赫。
這五個道士正是素心道饒嫡傳弟子。當先一人是素心的二弟子,道名靜觀,餘下的分別是他的三師弟靜處、四師弟靜由、五師弟靜心、七師弟靜音。此番他們乃是奉師父之命去泰山腳下收取土地租金。清止觀地處泰山中麓,少有良田,因此早年間素心在山腳購置了數十畝土地,雇傭村中壯年耕種,每年按收成收取錢糧。
隻聽靜由道:“二師哥,昨日練習的劍法中,有這麼一招,先是斜著刺下,忽然又向上挑起,不知為何我總是使不好。”
他身材微胖,才走了幾裏山路,話時便氣喘籲籲。
靜觀道:“這一招鯉魚跳澗,必須配合相應的步法才可。師弟,你下盤功夫不行,因此練得不好。”他一向負責主持觀中的雜務,並監督其餘弟子修煉武功,弟們也因此對他又敬又怕.
靜處笑道:“也不是四師弟下盤功夫不好,實在是他太胖了些,師父、師兄在前麵示範時,他眼睛都被大肚子遮住了,怎能看得到師父的步法?”
靜由沒好氣地:“我就不愛問你!”
靜觀正色道:“你也須勤快一些,不然到時候你連七師弟也比不過,豈不丟人顯眼?”
眾人一起回頭看向七師弟靜音。他見師兄們突然止步,盯著自己,也站定了,摸摸後腦勺,呆呆一笑。
眾人跟著朗聲大笑。
靜由道:“要我,師父就該教咱些厲害招式,學這一套遊龍心法,我覺得連鎮子裏的阿黃、阿紅都打不過。”
靜處道:“四師弟就喜歡和鎮子裏的貓啊、狗啊打架。師傅教我們武功,是要你去和貓啊、狗啊搶地盤麼?要搶地盤,撒泡尿便是了。”
靜觀瞪了一眼靜由,沉聲道:“休得胡言亂語!師父他老人家這樣教,自有這樣教的道理。做弟子的,就該聽師父的話。”
靜由反駁道:“倘若師父的武功厲害,那何以大師兄出去一遭,便被人打成了殘廢……”
靜觀聞言,忽然停步,冷眼注視著靜由。其餘師弟也都肅然,一言不發。
靜由慌道:“二師哥,我不是這個意思。”
靜觀道:“大師哥的事,你不知道就不要亂講!還有你們,以後再不要這些話,讓大師哥知道了,他心裏有多難過!”靜觀完這話,心裏卻不由得一陣黯然.十多年前,大師哥靜明奉師父之命,去關中拜見師祖,途中不知為何與人爭鬥,雙腿膝蓋竟被人以狠辣的手法捏成粉碎,情狀慘不忍睹。靜觀與大師哥相識最久,交情也自是十分深厚,眼見著大師哥重傷之後,性情大變,雖依然溫和儒雅,但平日裏沉默寡言,渾不似先前與眾師弟談笑風生。近來大師哥一直在後山閉關不出,不知他現在還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