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是公曆800年,月8日,我三十歲生日,一生平淡無奇,陪我過生日的是我的妻子、兒子、父母,酒足飯飽之餘,父母總會不厭其煩的把我出生時候的不尋常的過程拿出來道,自打我記事時起已經過無數次了,當年還年幼無知的時候,聽父母娓娓道來,像是神話故事一般,和大部分偉大的人物出生時候的情景大致相似,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閱曆的豐富,我知道偉大人物出生的奇異象是有其目的性的,至於是真是假已然無從分辨,或許隻是時間上的巧合,恰好他們出生的時候恰好出現了某種異常像,或者已然出現的像強行安排在偉人的身上,亦或者為了某種政治目的而使用的宣傳手段。經過父母幾十年的不斷修正、補充以及誇大其詞,我出生時候的情景已經甩古代君王好幾條街了。
新年在即,我已經在大型培養皿中度過了89了,已經能夠在培養皿中自由活動,如果家長願意現在已經算是瓜熟蒂落,可以采摘了,也有的父母因為不想要撫養孩子,所以就一直讓孩子在培養皿中生活的時間久一點,直到發育到三歲,然後采摘之後經過一個月左右時間的身體相關機能的恢複訓練,幾乎可以達到體外三年的發育程度,能夠聽懂簡單的指令,能夠像大部分孩子一樣過上正常的現實生活,但是科學技術發展到今,雖然在生理上人類幾乎可以隨意控製,但是在心理上人類還隻是走了一步,通過對此類人的追蹤調查,培養皿度過時間越久的人,其同情心理越差,也更難以適應社會,所以後來人們還是選擇在剛成熟的時候,就選擇將孩子采摘,由自己撫養。培養皿生育技術是在五百年前興起的,經過五個世紀的沉澱,現在技術已經成熟,存活率能達到百分之九十九,但是在該技術剛剛興起的時候,被年輕人追捧,他們隻是瘋狂的想要放飛自己,對於養育下一代幾乎沒有任何激情,年輕的一代(後來為了紀念這種創舉性的舉措,人們都尊稱這一代是前先驅一代),自願奉獻自己的生殖細胞,提供給這種培養皿技術,當時很多年長的社會精英,發文抵製這種行為,認為這種做法是有背倫理道德的,是對人權的極度不負責任,培養皿技術因此被擱淺了0年,隻有確實經過醫院證明不孕不育的夫婦才通過這種技術來進行生育繁衍後代,而且通過培養皿技術培養出來的孩子,相比於正常受孕產生的孩子,更加具有創造力,各個方麵都更加優秀。
技術在不斷進步的同時人們的思想觀念也不斷變化著,曾經二十多歲的前先驅一代,現在多數已成家立業,雖然如此,他們依然我行我素,有一半以上依然沒要孩子,當各類媒體都在宣傳培養皿技術的優越性的時候,曾經的前先驅一代,開始躍躍欲試,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培養皿培養大軍,而且政府政策對於培養皿技術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政府通過增加自然分娩的費用,和減少甚至全額支持培養皿技術人工創造孩子,經過那十年的飛速發展,時至今日,培養皿技術已經發展成熟,為了紀念這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時代,後來人們都叫水源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