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矛盾(2 / 3)

不過他年紀老了,又曾在生死邊緣上徘徊,人倒是越發心軟,久久不能做出決定。

再一次,皇帝拖著瘦弱的身體上朝。這一次離上一次,已相隔月餘。

“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李華喊道。

這麼許久,他也終於可以中氣十足地喊出這句話!

或許因為太過激動,李華的聲音比以往還要大。

“皇上看著清減許多,該好生修養才是!”有大臣見皇帝這副樣子,不禁擔憂。

“朕如此清減,是因為受到了暗算!”皇帝說道。

民間傳言他知道,無非是說他風流,好女色,老不正經。和妃子們夜夜笙歌,不上朝。

身體虛弱,也自然是放浪的原因!

“皇上!”

皇帝此言一出,滿朝嘩然。

當然,也有心裏有數的。可這種場合,他們該做出這種表情罷了!

“成王妃常福公主夥同她的皇兄澹台宏瀝算計朕,想要將成王蕭天泓推上皇位。朕貶斥眾皇子朝臣,具是為了保護他們!太子更是沒有通敵叛國,所以,朕要恢複太子的身份!”皇帝說道。

朝臣們聽著,有部分人開心,當然,也有部分人不高興了!

保護被貶斥的臣子,那他們算什麼?

這些憤憤不平的人大多德行不休,而那些圓滑的忠臣則表示理解。

忠直之臣,若留在朝堂上,大多會殞命。隻有他們,處事圓滑,能屈能伸。從某一種程度上,也算皇帝對他們的特殊信任!

“皇上,您說您之前被人控製,現在的話和以前截然相反,我等怎知被控製的不是現在的皇上呢?”有臣子問道。

他便是憤憤不平之人中的一個!

“朕此前的命令反常,眾愛卿沒有發現嗎?”

“皇上下達的每一道命令都有理有據,臣不曾差距到異常!”那臣子繼續抬杠。

“那時因為你無能!”

蕭天湛站出來嗬斥。

“孤回來了!”他宣布道,“孤知道。有人說孤通敵叛國。父皇寵愛於孤,孤又是太子,何來通敵叛國的理由?”

“那就要問太子你自己了!”臣子繼續說,這是這一回,沒有那麼的底氣十足了!

“問孤?孤是為了替父皇找解藥,所以離開蕭國。隻是沒想到,這期間被潑了髒水!”

抬杠的隻是少數,更多的臣子見狀,選擇賣蕭天湛一個好,紛紛為蕭天湛說起話來。

“就是,太子是國祚!老臣先前就懷疑太子不可能通敵叛國,今日一見,果真如此!”

“誰說不是,太子通敵叛國,即使往後成了蕭國君王,也無任何好處!”

“皇上,微臣倒是疑惑,太子對蕭國的忠心可鑒,蘭大人非說太子通敵叛國,皇上被人控製,是和用意!”

不禁幫著蕭天湛說話,還幫著蕭天湛攻訐抬杠的蘭大人。

雙拳難敵四手,眾人的圍攻之下,蘭大人很快偃旗息鼓。他的行為的確惹怒了皇帝,現在再沒有被控製的危險。

皇帝沉吟,直接命人打了板子,貶斥下去。

當初找各種原因貶斥下去的人,此時倒是可以起複了!其中還包括中不怎麼成器的忠武侯府。

到底是太子妃的娘家,看在宋清瑩的麵上,皇帝也願意稍稍抬著他們!

朝堂上趁皇帝不在時,投機取巧的人紛紛跌落塵埃。

皇帝下了恢複蕭天湛太子之位的聖旨後,命令太子監國,然後便回到皇宮修養。

一月都不曾過問政事。

而這一個月的時間,蕭天湛撥亂反正,朝堂再次恢複一片清明。

水至清則無魚,不說個個為官清廉,品性高潔,但也不是什麼作惡的人物!

朝堂上撥亂反正,那群起義造反的皇子王爺們卻傻眼了。

他們打的是清君側的名號,其中不乏暗示蕭天泓是奸臣賊子。但蕭天湛回來之後,成王已然被拿下。

他們的猜測或許沒有錯,可是造反的名目已經被蕭天湛消除。

更別說以恢複太子之位的蕭天湛,因這旱災瘟疫,宋清瑩和他都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在民間頗有聲望。

“皇兄,不如咱們投降吧!”其中一位皇子提議道。

“投降,咱們現在是在幹什麼?”前晉王直直地看著提議投降的皇子,目光陰冷,“你若想死,那盡管去吧!”

“皇兄,結果不至於這樣嚴重吧?”那皇子皺眉,執意道。

他年級尚小,帶著與皇宮略微違和的天真,也從未對皇位有過非分之想。他是真的形勢所逼,揭竿起義!

“不至於?”前晉王諷刺地勾了勾唇角,“你覺得造反是件小事麼?”

“咱們並非造反,而且清君側!”

“怎麼?不合咱們的意,就是清君側了?即便你真的如此作想。太子會麼?父皇會麼?”前晉王問道。

“怎麼不會?”皇子被前晉王唬到,但仍硬著頭皮反駁。

可他心裏也清楚,他們現在所做並非小事。無論什麼原因,帝王都不能容忍謀反。

要知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你若覺得蕭天湛和父皇能體諒你,你便回去吧,本王不攔著你!”前晉王對皇子說,“本王倒要看看,你會有什麼好下場!”

皇子雖然嘴硬,可心裏也害怕。前晉王這樣說,他還真不敢因為賭氣,回到京城請罪。

年輕人,氣性大。可也惜命,項上人頭才是最緊要的!

該升的升,該貶的貶。

朝堂上的某些人自然不願意坐以待斃,走的走,逃的逃。也有公然和蕭天湛反抗的。可惜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就是。

蕭天湛從太子成為庶人的時日太短,身邊的人大多忠心耿耿,又站著大義。即使他們能夠引起一時混亂,但已經是極致了!

“皇兄,你說怎麼辦?咱們全聽你的!”另一個稍微年長一點的皇子問前晉王,語氣十分豪爽。

“如今之計,當然是一條道上走到黑了!”前晉王臉色陰沉,狠狠地說。“咱們破釜沉舟,繼續下去。如果成功,那便是榮華富貴,安然一生!”

“若是不成功呢?”有人忍不住問道。

“不成功?不成功便成仁!所以,諸位可不要留後手。若是失敗,可沒有從頭來過的機會!”前晉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