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如何,他不想關心。可無論如何,淑妃是不可以得寵的!他們和淑妃本就是敵人,淑妃得寵,不是給自己添亂嗎?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哪怕隻是出現苗頭,蕭天湛都不會任由他恣意成長。這一點,蕭天湛和慕容婉很像。
慕容婉那日,沒有給淑妃荔枝,也不過想試試。試試淑妃,也試試皇帝。
可惜,兩個人的答案都不讓她滿意。
淑妃敢想皇帝告狀,便說明她和皇帝親近不少,皇帝肯替她出頭,也無不說明皇帝對她有幾分興致。唯一的好消息,大約就是淑妃太沉不住氣,讓她探明情況!
“朕乃帝王!一言九鼎,你們不必再說!”
“父皇,說到底,此事是太子提出來的,不如問問太子的意見。”別人沒有注意到功成身退的蕭天湛,晉王怎麼可能忽視呢?
事情愈演愈烈,蕭天湛卻沉默不言。晉王在一旁,大概琢磨出味道來,說道。
皇帝聞言,看了眼說話的晉王,然後才看向蕭天湛。
“父皇一言九鼎,所做的決定,自然不是兒臣能非議。兒臣提起這件事,不過是因為太子妃說坊間多有議論,兒臣擔心影響皇家聲譽。父皇已決定限製淑妃,再合適不過的舉措,兒臣深感讚同!”
蕭天湛說道,把自己摘得幹幹淨淨。
蕭天泓敢覬覦宋清瑩,蕭天湛是不會替他說話的,可他又必須說,那邊說說皇帝之前的決定吧!
皇帝聞言,很是滿意。他也在想,蕭天湛是有心還是無意。畢竟,在後宮裏,慕容婉對淑妃的印象可不好。事情鬧到現在這個地步,人人都嚷嚷著要貶斥淑妃。作為由頭的蕭天湛,又怎麼無辜呢?
聽完蕭天湛的話,倒像是單純地巧合了!
“太子說的是,淑妃伺候不會輕易找成王妃入宮的!”皇帝避重就輕。
其實,之前皇帝做下決定,蕭天泓保持安靜,就什麼事情都不會有。可他偏偏氣不過,咬著不放。
蕭天泓此時心裏更不平靜了,他以為其他人都不知道,隻是今天才會傳揚開。可聽蕭天湛這麼一說,早便是滿城風雨,有多少人在背後嘲笑他,他都不知道。
然而,他也明白,皇帝之前是動了真怒。他賭了一把,卻賭輸了。現在,自然不敢貿然行事。
顏麵重要,他的地位卻更加重要。有身份地位,要報複回去,豈不輕而易舉?
事情變這麼定下來了。
朝臣們倒是還有想要貶斥淑妃的,可萬一提了,皇帝想起來貶斥成王,可如何是好?沒了中立派和蕭天泓的人,蕭天湛的人更不好渾水摸魚。於是,朝堂一下子變清淨了!
皇帝下朝回宮,心裏還帶著氣。他本來是想去瑤華宮,可因為今天的變故,走到一半,皇帝又去了景怡宮。
“你說的可當真?”榮國公府,榮國公雙眼閃光,問著稟報消息的人。
“當真!王爺,那皇帝得位不正,先皇是想立您為下一任皇帝的!”幕僚打扮的人對榮國公說,他現在依舊稱呼榮國公為王爺。
“好呀,他們居然敢逼宮,還逼迫父皇立下聖旨。”榮國公氣得眼睛發紅。
當然,表麵上是替先帝遭受的種種待遇而不滿,實際上,是替自己打抱不平。若不是當今皇帝逼宮,逼迫先皇冊立他為皇帝。那麼,自己就應該是九五之尊!
看看現在,從親王變成國公,每日戰戰兢兢,成為他人笑話!當真諷刺,難受!
“聽說,是皇後親自去做的!”幕僚繼續說。
“可有證據?”榮國公沉寂的心一下子活躍起來,他本來遭受打擊,逐漸放棄了當皇帝的心思。現在有了這麼一出,榮國公當然不願意放過這個絕好的機會。
“王爺,在下和您說這件事,自然是有證據的。皇後在時,手裏曾有一道聖旨,是先皇立的!”
“這麼說,那道聖旨是父皇真正立下的聖旨?”
“非也!是不得廢後的聖旨。”
“這能算什麼證據?”榮國公對幕僚的回答很是不滿。
“王爺,先皇在時,皇後可不討先皇的喜歡,又怎麼可能給她留下不可廢後的聖旨呢?”
“那你說,是什麼原因?”榮國公皺眉。
“自然是聖旨乃是假的!”
“假的?”榮國公不解。
“王爺,皇後手裏的聖旨,即便是先皇親手所書,得來也絕對不正當。皇後手裏有不妥的聖旨,是不是說明,當今皇帝的繼位聖旨也有所不妥呢?”幕僚解釋道:“咱們隻需要找到那道聖旨,然後仔細研究,找出破綻來。那時,便可將聖旨公之於眾,向皇帝討要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