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1)

大約從1983年開始,為了緩解農村小學師資嚴重不足的壓力,國家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從初中畢業生中招收學生就讀中等師範學校,學生畢業後到城鄉小學任教的招生政策。這一政策執行至九十年代末。

在十六七年的時間內,全國近400萬學習成績優異的初中畢業生,湧進了中等師範學校並不算高的門檻,然後猶如一把把蒲公英的種子,被撒在祖國或肥沃或貧瘠的土地上。全國的中師生特別是上世紀80-90年代的中師生,都有著相同的特殊心路曆程:他們來自農村,又有多少人拒絕回農村;他們優秀,卻走了一條平凡而清貧的道路。他們在師範校的四年裏,實現了從“農村娃”到“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蛻變。不管後來有多少人回到了農村做了一名鄉村教師,又有多少人留在了城裏或者又有多少人改行從此脫離了教育,更有當年的那個師範校已然不在,可從師範學校裏走出來的每一個人,都不會否認,那四年裏的經曆,一定會成為每個人人生路上最難忘難舍的豐碑,刻在同一所叫做清江師範學校的史誌上。

我們是師範生,無論何時何地,師範生一定是永遠的師範生。

淩冬是,夏越是,郝春媛是,苗秋實也是。

白曉樺是,田建宇是,黑茂靖是,葉靜儀也是。

梅雪是,時峰是,梅長林是,客守義也是。

隋源是,辛琴是,所金柱是,於自強也是。

陳換弟是,榆慕達是,羅秀香是,閆斌也是。

畢靜是,嶽秀峰是,修正傑是,華希良也是……

翻開淩冬四年來所寫的十本日記,我們看到的是當年那個號稱“清江一枝花”的師範校裏的廣闊天地,以及淩冬、夏越和每個師範生成長的曆史!

那一年9月7日,師範生們開學的日子……

淩冬踏上了師範學校的征程。

師範生的生活便從此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