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經濟改革開放的大潮席卷神州大地,經濟騰飛,競爭也強,那個年代,隻要有膽量做生意,做什麼都賺錢,商機無限。
沂蒙市是一個商城,自1982年分田到戶,農村生活有了質的飛躍,頭腦活的種好地去市裏做生意,牛氣衝天。
薑諾在一個書香家庭長大的孩子。她的父母是個農村學校的教師。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尊老愛幼,好好學習。她出生在盛夏,陰曆六月初九。父親說:“占九,要是男孩好,陽氣足,這個寶貝閨女個性強。”她上麵有個哥哥,自然一出生就被家人寵愛。過著快樂無憂的生活。有著食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快樂童年記憶。
她在本村上的小學。在村西的學校讀的中學,在學校裏,一直品學兼優。學校在涑河的南岸,風景優美,暑假裏她和同學們一起在大壩下麵的小河裏戲耍,赤著腳,走在紅石子上。這條河溪水清澈,底下的石子全都是紅色的。
這裏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以前這裏有一個胭脂嶺,這裏生活著一隻美麗的玉兔。
這邊有很多的野兔子,薑諾在上學的路上也常見小野兔,土黃色的花紋,跑起來非常快。也不知是不是農家養的不小心跑出去,做了野兔,農田偶然也能看到。你想一下,小野兔跑的不快能行嗎?那時候農村裏好多狗。狗最喜歡的就去追追野兔,常常四五隻一起去追逐野兔,可能追到的時候很少,所以,那時候的野免也非常多。
祖上傳說,曾經這裏有一隻胭脂兔,修煉成了免精,有了靈性,人們稱之為玉兔。不知道這隻王兔會不會和月宮裏的玉兔扯上關係,但是以她那麼小小的身軀能修煉,真的很讓人佩服。有了玉兔,她會保佑周邊的村民風調雨順,少有天災人禍。
都這麼說,但是從沒有人見過這隻兔子,反正這個胭脂嶺是很有靈性的,遠遠看去是一種胭脂紅,很喜慶,在胭脂嶺後麵的涑河水十裏長的距離中水底全鋪著石子,都是紅色很美麗,像胭脂一樣美麗,所以這個嶺的名字就叫了胭脂嶺,先人們認為這些水裏的紅石子是從這個胭脂嶺上衝下去的,按現在的說法就是石塊石子有可能含鐵。而其餘的水域全都是金色的沙和鵝卵石鋪在水底。
胭脂嶺上有仙氣,美麗的胭脂兔,修煉有成,應該是有了內丹,這一方也是風調雨順,這裏的人民很質樸,也很善良。這裏是孔聖人傳教過的地方,民風淳樸、尊老愛幼。鄉親們過的很快樂,可以達到自給自足,肥沃的土地種出來的小麥,足夠他們吃一年,還有水裏的魚、蝦、螃蟹,也給他們提供了菜肴,即使知道胭脂嶺有可能有寶物,或是玉兔,但沒有人起尋寶的心思,也沒有人想捉到王兔。但是卻流下一個傳說,如果你在胭脂嶺上走過,遇到一隻胭脂兔,你一定要捧起來,它會變成一塊美玉。當然沒人遇到過站在那裏不動的胭脂兔,飛奔的野兔可真不少,還有山雞等飛禽。這裏沒有專門的獵人,所以這些野生的動物生產的都比較不錯。
這個胭脂嶺是每年會增高一點。胭脂色也更重。偶爾也有鄉人到這裏擺下供品,以求達成某些心願。
等後來的時候從南方來了一個修煉的人,這個人不知從哪知道了這個傳聞,他貪圖神兔的內丹,花費了很長的時間,用詭計抓住了胭脂兔,將他變成了一隻玉兔帶走了,有人說胭脂兔流下了淚水,從此離開生她,養她的故鄉,在悲啼中變成一隻玉兔。有看見的鄉鄰要阻止,被那個南方人打傷,丟棄在一邊,揚長而去。
不知道胭脂兔會變成了什麼情況。很希望這隻玉兔可以成功脫離那個南方人的魔爪,既便離開故土,又找了一個地方去修行也好。
沒有了胭脂兔,慢慢這胭脂嶺失去了靈性,胭脂嶺從此不再生長,而且還有慢慢變矮的趨勢。就好像是嶺上的石頭隨雨水衝了河裏,河中的石子更紅了。當地人痛恨這精明的修煉者,為一己之私,破壞了一方的風水。也許這王兔本是大地龍脈的產物,隨著它的消失,胭脂嶺失去了活力。
在20世紀60年代,這裏大煉鋼鐵,全民熱情,據說有拆了床去煉鐵,但是胭脂嶺上的石子都被挖走,嶺也削平了,鐵也沒煉出來多少。一方麵是因為技術不到家,另一方麵是這山石含鐵量實在太低。胭脂嶺上也成平地,隻有河水中還有紅石子。幾十年之這個嶺址建起一所中學,這就是薑諾的母校。
因為灌溉農田,用大壩攔起來,這樣下遊的水就很少了,偶爾會有幹涸的地方出現,放了學去抓魚的同學也多的是。找個塑料瓶抓上一兩條小鯽魚,快樂帶回家養幾天,因為河水和家裏的水是不同的,所以通常活不過多久。
時過境遷,這裏劃了城區,河邊公園,這的風景也越來越美啦,隻是胭脂嶺就從地圖上消失了。隻留下了一所全市都知名的學校。
高中畢業以後,薑諾考取省城的大專。在齊魯呆了三年。
在1997年專科畢業之後,她被分到了一個大商場,商場在城中心,很繁華。那時候商業剛開始走下坡路,略有荼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