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陽光與貓(1 / 2)

罷了,將手機靜音,塞進口袋,頗有幾分躲進樓成一統的風采與氣度。

反正店裏的食客是不會相信這種無稽之談,對方用這種卑鄙的手段,褚良也是一頭霧水,不知道該如何接招。

飯館的生意依舊如從前那般,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件事在食客們身上得到了完整的體現,實際上隻有那些生活困苦,吃不上飯的人才會完全沒有判斷力而人雲亦雲。

就像是一個人,吃好喝好,幸福美滿,自然是不會去相信什麼邪教了,更不會向邪神祈禱發大財啊,仇人死掉啊,活著仇人的媽媽買菜必漲價,類似這種無聊的願望。

這樣的鬧劇與笑話,食客們自然不會當真,很合理也很有氣度的將其當作笑話來講,就算是一些新客人對褚良有些不夠放心,也隻是談笑一般的與褚良詢問。

而褚良的回答也很簡單,他敲了敲廚房的透明玻璃,道:“有句話叫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半開放式的餐廳,你要是有近視眼的話,可以到廚房裏看著我做菜。”

事實勝於雄辯,這樣的回答無疑是讓人安心的,沒有人真的跑到廚房裏去盯著他,而且,第一批第二批老食客們都有定期體檢的習慣,這兩相對比,各項指標映入眼簾,還有什麼值得討論非議的空間?

就算褚良會騙人,難道醫院的檢查也有假的不成?那世上還有什麼值得相信?

人要信任一個陌生人,往往需要多方的作證,就像是擔保人一樣,而體檢報告這樣權威的書麵證據,足以讓大部分食客安心。

謠言止於智者,智者講的是證據與佐證,進而判斷事情的真實性。

這句話是古話,這話的人也許是在聽聞一些荒誕謠言之後覺得啼笑皆非,或認為世上傻猴子為何這般多的感歎。

而現如今的網絡世界確實混淆了不少,但這句話依舊奏效,有的人不具備檢驗證據與作證的判斷力,有的人則沉浸在傳謠吃瓜的快樂當中,這算是惡趣味,褚良全神上寫都散發著低級趣味的氣息。愚蠢者不可原諒,後者倒是與褚良誌趣相投,隻是這次被造謠的對象是他。

時間過的飛快,門外或是看熱鬧,或是群演,人圍的越來越多。

這件事經過了將近一個星期的醞釀,終於網絡上徹底宣揚開來,其背後無非是人們對食物健康的擔憂,誰讓死肥宅吃外賣,又喜歡在家裏上網噴人。

褚良店裏的所有不顧世人警醒的食客全被當作是褚良重金雇傭的托。

也許是這件事驚動了岑丹青,他頗有人脈,要替褚良澄清,還他一個清白,便聯係了某最具權威電視台的記者調查,褚良並不想出名,之前當明星的言論也隻是一時興起所致,更何況是臭名昭著。

所以他很痛快的便答應了岑丹青的建議,並在電話裏謝了他一番。

沒過兩,褚良還沒反應過來時,岑丹青就告訴他調查已經結束,褚良莫名其妙,後來才得知,那記者有多年偷拍經驗,這一次就連褚良也未察覺出來。

畢竟褚寶在保護唐笛笛周全,褚良一個人在店裏,屬實有些太忙了一些,便也很少去觀察食客們的細節,他應該是趁著褚良不注意的情況下將攝像頭放在廚房某個角落,又多方調查,最終結果當然是褚良飯店不存在安全問題,反而大大的達標。

偷拍的視頻經由該電視台網站全部放出,雖然在滔聲討的輿論聲中沒發出太大聲響,但也算是有了一份站得住腳的自證證據。

實際上,岑丹青這廝早在事發沒兩,就聯係了他那記者朋友暗中調查,自己還參與其中,他對褚良的手藝一直驚為人,驚到有些不可置信了。

當岑丹青告知褚良此時的時候,拍攝已經結束,隻不過是將視頻延後放出而已,免得引起誤會。

隨著時間的過去,真相的公布,這個熱點新聞很快就石沉大海,廣大網友很忙的,要接受很多很多的信息,記憶力也消減的所剩無幾。

值得一提的是,往後的生客越來越少,應該是聽過褚良飯店的惡名,卻沒耐心去看那視頻吧。

人們對於這個飯店印象仍然停留在黑店層麵上,褚良又懶得運作,新客人少是必然的。

店鋪外熱鬧的場景沒持續幾,便又歸於平靜,門可羅雀,行人稀少,偶爾經過的人,大多也都是衝著褚良飯館而來。

幾的時間,網上的人們對褚良飯館的聲討消弭與無形,一切仿佛沒有發生過一般,巷尾那家不起眼的飯館,依舊平靜的經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