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八十九 蠢蠢欲動的外族(1 / 2)

這一次,呂布所在意的敵人,對此一無所知,不過,他們同樣在窺視著屬於呂布的地盤。

這個時候的大漢,已經不足以再威懾四方了。

不過這些,也算得上是早已有所預料的無奈選擇。

因為,儒家思想與世家政治的怪物第一次展現威力,將國家的根基蛀空。

??或者說,在漢武帝選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漢朝的江山,就已經開始日複一日衰落下去。

??首先是思想層次上的腐朽墮落。

????????原本擁有極高施政手段的黃老學派被時代淘汰,最終從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大學派,蛻變成了迷信宗教。

除儒家之外的所有一切學說都沒存在必要的儒家麵前,全部被粉碎了。

????????工匠是下賤之人。

????????農民是下賤之人。

????????武夫是下賤之人。

??????記錄工業技術的書籍,記錄農業技術的書籍,數學與兵法……所有的一切都是垃圾。所有的一切都該淘汰。唯獨道德文章千古流傳。

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之下,世家,官僚,皇權,宦官,外戚...無數勢力的糾紛下,漢朝的根基已經爛透了。

就連昔日四百多年,沉澱著無數人心弦的中央皇權的威望,也崩潰在一場又一場,接踵而至的名為州牧郡守,實為割據軍閥發起的內戰中。

這個時候,以往的繁榮昌盛,反倒淪為吸引豺狼虎豹的誘惑!

漢朝的曆史,幾乎就是與外族遊牧勢力交戰的曆史。

近四百年漫長的時間裏,雙方戰和不定。在草原,邊關,黃沙大漠,在西域,山林,長城……

大漢無疑是勝利的,大大小小數之不盡的戰爭,拖垮了曾經無比強大的匈奴遊牧帝國,也擊潰了相當多的外族勢力。

在漢王朝的持續打擊下,衰敗的匈奴分裂成南北二部,北匈奴被迫西遷,徹底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南匈奴則向漢稱臣,被安置在河套地區;次年,遷庭於美稷縣,即“匈奴南庭”。出於保護更是為了監視南匈奴,漢朝設置了‘護匈奴中郎將’的官職,令大將率精兵駐紮在河套一帶,就像給一條馴服的狗拴上了鐵鏈。

??????而就在匈奴人或死或逃,或者內遷稱臣後。偌大的草原再次成了無主之地。漢人對於這裏絕大多數,無法耕種的土地不屑一顧。也從沒想過在草原上過那種朝不保夕的日子。

????????這個過程中,草原上的諸多部落開始互相廝殺,融合,吞並。曾經被匈奴人擊敗的東胡後裔,鮮卑族人最終占據了絕對優勢。

????????檀石槐統一鮮卑各部後,過程雖然稍有波折,但最終的結果仍是好的。鮮卑的崛起似乎不可阻擋。

????????在某條時間線上,這個民族最終成功入侵了中原王朝。在中國北方建立了一係列政權。

????????拓跋氏建立了北魏,宇文氏建立了北周,慕容氏建立北燕……乃至最後統一天下的隋王朝,唐王朝。這些被奉為正朔的統一封建王朝,其血脈來源也與鮮卑分不開關係。

當然了,也不是說得有些絕對的,畢竟多了一個高郅,曆史的走向也早已經潛移默化的隨之變化。

到底是幽並之地,地處邊陲。從漢朝立國之後,就經常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