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量了許久,終於聽他長舒口氣,張口言道:“諸位......今日這帥帳之內皆某心腹,沒有外人,某就敞開了說......發來急書,渤海後方,遭公孫瓚白馬義從分兵偷襲,且兵馬人數不少,勢在危機,讓某火速派兵回往救援!”
這句話一經袁紹說出,頓時猶如一顆石引起千層浪,頓時在整個袁營內炸開了鍋,眾將你瞅瞅我,我看看你,每一個人的眼中無一不閃爍著驚訝。
不過,再沒有弄清楚消息準確性的時候,他們也不敢妄言。
“主公,如今,界橋磐河皆為我軍占領,如何能得大軍通過?況且一旦有大軍繞路偷襲,必然會被我軍哨騎發現......這書簡,會不會?”猶豫了片刻,逢紀第一個站出來,質疑道。
“這的確是佐治的筆記,絕無差錯!”袁紹搖了搖頭,斷言了逢紀的猜測,道:“況且上麵還有渤海的印記,不可能作假。”
這一句話說出來,立時封住了所有人的口,也坐實了渤海後方,遭遇襲擊的事實。
袁紹目光閃爍,摸著下巴上的胡須,方要開口討論一下布置撤軍事宜,便聽許攸聲音:“明公若如此,嘿嘿,便是中了公孫瓚之計矣。”
那聲音不高不低,卻以不平不緩的速度,送入了每一個人的耳間。
“子遠所言極是,主公無需多慮,隻管統領大軍追擊袁紹便可,渤海之事,隻管另派大將,無需親往。”這個時候,帳內的其他謀臣亦是表態。
在這個問題上,不久前還爭論不休的他們,倒是表現得一致。
“那行,讓人快馬奔赴,讓文醜去掃蕩那些宵小。”袁紹見麾下謀臣都是差不多一個意思,也就不再糾結這個問題,又簡單的和眾人聊了一下,便宣布散會。
“將軍弱冠登朝,則播名海內;值廢立之際,則忠義奮發;單騎出奔,則董卓懷怖;濟河而北,則渤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眾,威震河朔,名重天下。雖黃巾猾亂,黑山跋扈,舉軍東向,則青州可定;還討黑山,則張燕可滅;回眾北首,則公孫必喪;震脅戎狄,則匈奴必從。橫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擁百萬之眾,迎大駕於西京,複宗廟於洛邑,號令天下,以討未複,以此爭鋒,誰能敵之?”
這是當年田豐沮授二人,在投奔袁紹的時候,為袁紹他所製定的戰略。
如今,時間流逝,袁紹如今勢力以南據河北,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
等他再吞並了公孫瓚之後,足有三洲之地的他,敢問天下英雄誰堪敵手。
走出營帳,袁紹深吸一口氣,感覺自己豪情萬丈,野心也不知不覺的膨脹了起來。
此時營帳的外麵,戰馬嘶鳴,纛旗招展,兵戈霍霍,士氣如虹。
哈哈哈!
據如此雄兵,所謂的四世三公又如何,還不是劉家的臣子。
終有一天,某袁本初,要做那人上人,劉家四百年江山,也該換換人坐了。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0615/463904998.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