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三十五 會晤(2 / 2)

高郅高舉手中令牌:“仔細看清楚了,休要走眼,將旗在我身後百步之處!”

那哨塔兵卒舉著火把仔細查證,確認無誤之後,隨即轉身去寨內稟報。

隱隱約約的,高郅能感察到營寨裏麵,似有大波動,應該是對方在調動兵馬。

回頭望了一眼副將,示意對方警戒,而後繼續藝高人膽大的站立原地。

少時,便見寨門大開,一眾身著校尉甲胄的副將們快步而出,迎於大營門口,樹立兩側,做迎接狀。

“來者,可是戰界橋,殺麴義,破磐河的高郅高長恭將軍呼?”於一行人的簇擁之中,田豫走了出來,高問一聲。

如今的高郅,可不是什麼無名之輩,不說之前的征戰經曆,單是此次在冀州幽州二地鬧出來的動靜,就已經讓公孫瓚和袁紹雙方記住了他。

此時公孫瓚又正是處於劣勢,能夠有一名將帶著騎兵來助,可謂雪中送炭,田豫又豈會冷落於高郅,所以當是帶人前來迎接。

高郅也不矯情,讓副將整頓兵馬,自己則是和田豫先行進寨。

一邊走,田豫一邊和高郅談論當時的戰局,高郅也一邊聽,一邊左右觀察。

在營寨門口的旁邊整整布置將近六十個守衛士卒,分為兩崗,輪番守歇,並嚴禁外人接近,端的是滴水不漏,水泄不通。

高郅微微點頭,一邊繼續前行,不多時,心思縝密的他,從田豫的話語中,再結合自己的訊息,也大致的推斷出來了一些關於公孫瓚的信息。

此時的公孫瓚,已經很難有人能勸說得進去了。

不過想想也是,不論是古達還是現代,人人都願意挑順心的聽,公孫瓚也是人,特別他還是一個愛慕虛榮的人。

先不說損失慘重的他,對於袁紹的痛恨,單是損兵折將的鬱悶就足以讓他心情不爽。

這個時候,手下人還一個個張口一個“要忍”,閉口一個“要忍”,試問公孫瓚如何能忍?

不鬱悶死了才怪。

所以說,語言是一門藝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看情形很重要。

當然了,雖然田豫的反應有些過於消極,但卻也間接的說明,田豫他是個能看明白時事的人,他的智商和能力,在公孫瓚軍中,確實數一數二。

而且,在方才的談話中,田豫也談及了青州方麵的戰情,其中一個人名也是引起高郅的注意。

田楷。

說起來,田楷,此人也是曆史上有名的人啊。

田楷,公孫瓚部屬、青州刺史。陶謙為曹操所攻,楷率劉備救援。

初平二年,瓚與袁紹反目,自率主力攻紹,分兵平青、兗,楷奉瓚命據有齊地。紹與楷連戰二年,士卒疲困,糧食並盡,互掠百姓,野無青草。

後為袁紹之子袁譚至青州,田楷在與袁譚的交戰中敗退,逃往幽州,後在易京之戰中陣亡。

說起來,也是公孫瓚麾下少數幾個有名的能人了。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0615/465480626.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