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一十三 下並州(三)(2 / 2)

有些戰鬥可以不打,可有些戰鬥卻是必須打。

陳宮他很明白這個道理,隻要打敗這數萬張揚軍,那麼對於呂布軍而言,並州事實上唾手可得。

成為了一座孤城之後,陳宮他們並沒有立刻派兵前進,而是留下了充足的時間,讓中的勢力能夠了解此時外部的情勢。

不戰而屈人之兵,往往是戰爭中,最好的結果。

更何況,隨著呂布地盤的變大,麾下軍隊的人數也在急速上升。

如此龐大的軍隊,隨之而來的,是呂布他所需要麵對的,人員蕪雜、戰力縮水、忠誠度下降的危機。

在陳宮看來,至少短時間內是沒有可能繼續向外拓展戰線的,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

不相信這城中的公卿會有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也不相信他們會為了張揚與呂布大軍死磕到底。

眼下並州已經被封鎖,因為天子駕崩的事,天下都開始動亂起來,這個時候的各路諸侯都開始打起屬於自己那一份的小九九來。

張揚已經沒有了外援,若是全力猛攻,他是絕對守不住的。用不了多少日子,這座城池便會攻破。可這樣一來,這座城池會受到很大的破壞,這並不是陳宮願意看到的。

本土的勢力,與無法也不可能投降的張揚不同,不少都在觀望著。

隨著大半個並州已經投降呂布,越來越多的並州本土勢力的效忠,這些在城中的勢力,反而有些不知所錯。

一方麵,那些已經投降了的人中,還說不定和他們就沾親帶故,有些可能還是至親兄弟。

可因為在如今的張揚軍陣營之中,他們不得不保持相當的謹慎,說不定一個不小心就被當做了奸細,丟了腦袋。

另一方麵,依附於張揚的親近勢力在這個當口可以逃跑,可以選擇離開或者是去更遠的地方,可是他們不能。

他們的根,就在並州。

他們很是著急,或者說,那些想做帶路黨的角色,都秉持著一個道理。

越早帶路越吃香。

這些人不蠢,也很清楚形勢。

他們,隻是暫時放不下來台麵。

呂布出身不好,前不久的“屠殺”行為也讓世家與之敵視。

雖說並州的世家本就不多,再被呂布襲擊了大半,更是少之又少,是故,麻煩事還是有些效果的。

除卻高郅、張遼兩路外出,一部分兵馬固守住關隘,阻擋外部的勢力。

剩下的呂布麾下的軍隊,如今都在陳宮的調令下,進行整頓之中。

呂布需要時間,來治理短時間,快速奪取並州諸郡後產生的後遺症。

浮躁的民心、短暫的忠誠、並州本土與外來勢力的矛盾.......

並非沒有多餘的兵力,隻是,這些兵士多是以前的郡兵,沒有多少戰鬥力。

想了想,陳宮覺得還是徐徐圖之較好,能夠穩紮穩打。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0615/476151975.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