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故意泄露消息出去的原因,此時出現在街道旁前來“迎接”的世家子弟,都不在少數。
尤其是其中還不乏一些年長權貴的老臣們。
比如說,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那以楊彪為代表的頂級世家--弘農楊氏!
雖然說楊彪他在董卓意圖遷都時,據理力爭,而導致交惡董卓,最終被削剝官職。
但畢竟董卓他因為擅專朝政,誅殺了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為了抵消所帶來的消極後果,在李儒的建議下,董卓他改拉攏關西豪族,故而對同樣四世三公,名望不輸於袁氏的弘農楊氏大肆封賞。
所以,如今,弘農楊氏在朝為官者有大小數十人,分布內外,內朝有尚書楊瓚、侍中楊琦;外朝有謁者仆射楊眾、光祿大夫楊庫等等等等。
此時,這些官員們,皆是一臉恭謹的於街邊恭候。
劉協由身邊的人一路伺候著,穿戴整齊的高坐於主位之上,望著街道兩旁的文武官員的姿態,暗自冷笑不已。
這就是他麾下的官員“醜態”,自九卿、百執事,外至一郡縣吏,非無貴官大職,可以行其道也!
有些麻木的搖了搖腦袋,劉協癱倚在轎中,繼續在搬動中移動。
......
老實說,劉協的行進儀仗前行的並不迅速,以來是讓道路兩旁的臣民參拜,瞻仰帝王威儀,二來也是給那邊的高郅等歸來的西涼鐵騎們,有充分的時間準備。
????????畢竟,小皇帝是突然前來,若是皇帝到了城門口,還沒有準備好迎接聖駕,那到時候樂子可就鬧大了。
就這樣,估摸著有小半個時辰左右的時間過去,在內城中的眾人,才漸漸的見到一陣聲響。
大約三聲鍾響過後,高抬大轎之內,便傳出皇帝升座奏樂的聲音,然後再是一聲高聲叫喊:“吉時到,陛下臨過。”
緊接著,抬著劉協的大轎子,便在一幹人等的簇擁下,大搖大擺的走中央官道。
雖然有兩名謁者早已放下簾子用來遮擋禦容,但還是依稀可見皇帝樣貌,他頭戴通天冠,身穿上玄下纁的朝服,外罩絳紗袍,內著皂緣中衣。
上衣以象天,下裳以象地。雖然身子單薄,但他正襟端坐在禦榻之上,劍眉上揚,鳳目微張,隱隱然透出一絲君王氣象。
在得見尊容後,街道兩旁,老小及一眾家臣奴婢以及道賀的那些趨炎附勢的朝政大臣門,紛紛恭敬的站在在兩旁。
??????待到這邊劉協一行走過之後,一行人整齊劃一的跪下道“恭迎聖駕....”
還沒完...
緊接著,是在隨行謁者的引導下,文武百官,及那些圍觀百姓們,再次稽首伏地,一齊發出聲如山呼般的唱頌作為行禮的讚歌:‘某官/..臣某...草民叩見陛下,願陛下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隻是,有些美中不足的是,就在不遠處,同樣百官迎路拜揖,董卓乃遂僭擬車服,乘金華青蓋,爪畫兩轓,時人號“竿摩車”,言其服飾,近天子也。
“相國大人,居功至偉,乃互漢大英雄。”
“相國學究天人,五等不及其萬分罷了。”
“哈哈哈哈。”心情愉悅得喝了,董卓發出一陣爽朗的大笑,欣然的接受了屬下的馬屁,大手一揮,落後劉協半步的車,就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