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八 怨恨(1 / 2)

如果說論起官職名稱的熟悉度,三公九卿,無疑算得上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中央政府高級官職。

它的設立,始於秦朝。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更好地統治國家,開始設立三公。

三公是指丞相、禦史大夫和太尉。

丞相輔佐皇帝治理天下;禦史大夫是副丞相,負責監察百官;太尉主持軍事。

漢承秦製,也設三公。到了西漢後期,三公分別改名為司徒、司空、司馬。

隻是到了東漢初期,開國皇帝劉秀,出於考慮,限製三公的權力,大權獨攬,三公的實際地位開始下降。

所以,在三公下麵,又設置了九卿職務。

秦朝的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衛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和少府這九個部門的長官。

漢朝改奉常為太常,郎中令為興祿勳,典客為大鴻臚,治粟內史大司農。

東漢時期,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

太尉管軍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監察,分別開府,置僚佐。

但東漢實權,已轉移到尚書台,太尉實為丞相,與西漢早期掌武事的太尉名同而實異。

當然了,無論怎麼去改動,三公的地位聲望,都一直屬於頂尖的!

正如袁紹背後,有著四世三公之說的頂級世家---袁家的崛起一樣!

漢代袁安在漢章帝劉烜時為司徒,兒子袁敞為司空,孫子袁湯為太尉,曾孫袁逢為司空,袁隗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稱“四世三公”。

可見,三公一職,在漢朝的影響還是不弱的。

可是董卓這個瘋子,居然第一個就把目標投向了三公職稱!

群臣的震撼還沒有結束,董卓的大手筆又開始了。

他開始加封官職了!

“李儒何在?”

李儒出列拱手說道。“相國大人在上,李儒在此!”

董卓點點頭,溫聲說道,“尊陛下旨意,冊封李儒為司空。代替老司空,守兼尚書…”

“李肅何在?”

“臣在!”

“封你為侍郎...”

隨後,董卓又先後,拿出廷尉,亭侯、將軍等職稱,分封群臣和他的麾下將領。

封呂布、徐榮、牛輔、李傕,郭汜,樊稠,張濟、胡軫等人,為亭侯或將軍。

還有董卓遵照之前所言,封高郅為騎都尉,並且還特意加封給他一個奮威的雜牌將軍頭銜。

其餘等人,皆為校尉,麾下的西涼其餘將士,亦是各各封官。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還有個被李儒所推薦過來的賈詡,封了個祭酒。

退朝後,接受了董卓冊封的官職,賈詡笑眯眯的緩步退下。

目光從左右離去的大臣們身上縮回,賈詡冷然一笑。

嗬嗬,董卓!

既然這些世家都不看好你董卓,那他賈詡,反倒要將一下這些世家。

讓他們瞪著眼睛看著董卓這個出身西涼荒塞,毫無根基之輩,是如何一步又一步的走上那至尊的寶座的,他很有興趣看那些人後悔的眼神。

或許,等董卓有朝一日,真的拿出令天下世族側目的實力,讓這天下在手下顫抖的那一天,他還是非常的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