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螳螂頗費一番氣力捕到蹦躂掙紮的秋蟬後,抬起頭卻恰遇到了一隻饑餓已久的嗜血黃雀時,會發生什麼情況?
想也不用想,黃雀絕對會將那隻疲倦的螳螂和已經苟延殘喘的秋蟬,一起列為它的目標!
因為在它的眼中,不論那一方,這兩者···都是它食物;同時出現,那就一起吞下!
在此時的鮮卑首領古瓦特和他兒子阿列爾的眼中,已經提前碰撞消耗大戰過的公孫瓚白馬義從也好、已經潰敗的烏桓騎兵也罷,都隻是他們的獵物!
什麼?
你說在這之前,是烏桓派人來通知他們前來的,想要共商大計滅掉公孫瓚的部隊;所以算是盟友?
笑話,看看如今二者的兵力,麵對疲憊鑾戰已久的軍隊,他們現在還需要和烏桓人聯手去對付公孫瓚嗎?
更何況,就憑如今烏桓的那些剛剛潰敗、一瀉千裏的軍隊,能夠給他們提供什麼幫助?一群敗軍,他們還配和鮮卑的精銳們,一同並肩作戰嗎?
盟友?
草原上可不講究這些,拳頭大,你就是大爺、王道、真理!
至於說你拳頭不大?
嘿嘿,那就別怨天尤人,乖乖的交出糧食、女人、資源和青壯勞動力,弱肉強食才是主流,才是草原部落的生存之道!
用漢人的語言來說,叫什麼來著····
對!夫天與弗取,反受其咎!
正所謂,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在探馬得報公孫瓚和烏桓騎兵硬拚一場大戰的消息後,鮮卑的這夥強盜,頓時來了精神。
或許,換上二者全盛的巔峰時期,鮮卑一個都不會去招惹。
可是,麵對受了傷甚至失去反抗能力的家夥,就算是刺蝟,也得上去咬下幾塊肉來!
於是,在專注大戰的公孫瓚沒有絲毫察覺的情況下,鮮卑一方陡然加快行軍,直取向其斜後方的時候,公孫瓚又一次入坑了。
眼看著這最前方,坼將軍所在的烏桓騎兵的速度也變得越來越慢,白馬義從的俱都精神為之一振,奮力催馬追趕,嘴中還在呼喝:“胡狗休走,下馬受死!”
哪知道,就在他們前麵有座小山坡,烏桓的殘兵剛剛過去,忽然一通鼓響,率領一支騎兵殺了出來,一字排開,截住了公孫瓚率領的白馬義從。
“哈哈……無謀漢將,中了本王的伏兵之計了!”古瓦特立馬橫槍,放聲大笑,同時四下箭矢齊飛,赫然將烏桓、白馬義從雙方皆籠罩於其下。
“撲哧,撲哧。”無數聲箭矢入肉的聲響中,無數的騎士卒捂著要害倒地不起。
就連剛才還殺的烏桓騎兵,兵敗如山倒,隻片刻就打算逃走的白馬義從。在突如其來的埋伏之下,氣勢也是頓時扼住,如同土崩瓦解一般。
“我cao!古瓦特你瘋了!老子的人還沒有撤出去,你tm就放箭!”
本來見到鮮卑兵馬的一瞬間,還大喜過望的坼將軍頓時驚醒,破口大罵的同時加速逃竄,本就狼狽的軍容更加潰散。
“列陣抵禦!小心箭矢!”
相比起坼將軍,公孫瓚便冷靜得多,至少他做到了身為良將,在此時此刻所應該完成的事情,迅速收攏部隊,穩定軍心。
沒錯!能夠在遭遇襲擊時及時壓穩軍心,做出反應的行為,已經可以稱得上算是一時之良將了!
雖然,在曾經的曆史中,已經身為蜀漢丞相的諸葛亮曾言,“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利,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
但是,要做到這一些,何其困難?
縱觀歲月曆史長流,戎馬一生的將領因貪功而中計身亡,這等事可是說是屈指難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