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東升,清輝自雲間吐露,青草上的露水映出晶瑩的光芒,馬蹄噠噠踐踏過去,爬上了草坡,朝著隱約的城郭外飛馳。
“哈哈哈,駕!駕!”
遼闊的草原下,兩匹白馬蹄影飛落,當先一年輕兵卒,更是滿臉愜意,驚不住放聲呼嘯,卻不是高郅,又是何人?
用力一夾馬腹快馬揚鞭,馬蹄塔塔聲中,塵土飛揚,他卻隻覺勁風撲麵,兩邊景物飛速後掠,心中酣暢淋漓,快美難言!
戰馬的速度很快,不過卻並沒有影響到他,前世的高郅不會騎馬,但今世的白馬義從高郅卻會,所以身體本能的就適應了那種浮動。
記憶,有時候如果沒有長時間回憶,或是一件事情很久沒有再次發生,慢慢的是會淡忘的,但是人的大腦,就和電腦的硬盤一樣,是擁有著漫長的存儲時限的記憶庫。
很多時候,有那麼一個引導點,就能讓人回憶起來。
不得不說,很多時候,良師也是非常重要的。
這不,從午飯飯後至此刻,不過一個時辰,經過趙雲的言傳身教,高郅就已經能夠熟練的駕馭飛馳的戰馬,並且徹底迷戀上這種風馳電掣般的感覺。
那種感覺,甚是刺激,就仿佛是一個人在沙漠中渴了數天,突然間看到了湖,第一反應就是撲上去飲個痛快――哪怕是,會因此而淹死也在所不惜。
也就是人家趙雲人好,有耐心,才受得了高郅的“狂熱”,沿途跟隨保護,才讓他好歹沒出現狼狽落馬的情況。
大草原上,兩匹白馬如驚鴻拂掠,一前一後交替奔騰。
“等等!”趙雲本笑著準備回應高郅的話,可無意中的一瞥,卻使得他的臉色驟然一變,撥轉馬頭,雙跨用力一夾馬肚,衝向前方的高郅。
很快,趙雲就追上高郅,探出猿臂,抓住高郅的馬韁,勒停了他正在奔馳中的馬。
“怎麼了?”高郅一臉茫然,正待詢問,卻發現趙雲眼眸微微眯起,抬頭望向北麵,滿臉凝重。
順著他的視線循去,隻見遠方的天際突然蕩起濃濃的煙塵,漫天卷地而來。
由遠及近,浮現出一條長長的黑線,蹄聲振振,人吼馬鳴,氣勢洶洶,騎兵,大隊的騎兵,也能感覺到對麵的威勢。
如滾滾的海浪一般,帶著一股濃鬱的殺伐之氣,震天動地的影響,讓人不由得為之一驚。
“麻煩大了...我們趕緊回營!”趙雲單手勒住高郅跨下白馬的韁繩,同時撥轉方向,往大營方向撤回。
......
細微之處見知卓,無聲之處聽驚雷。
趙雲說的沒錯,麻煩來了,而且,很大!
雖然,如今的大漢,天災人禍接踵不斷,但是在草原上,真正可怕的還是那些,趁著大漢內亂之際狠狠的撲上來咬一口的胡騎。
距離軍寨大營東北方向的薊縣,此時便遭受到麻煩最直接的打擊---烏桓截掠!
北方地廣人稀,秦始皇滅燕,在燕地置漁陽、上穀、右北平、遼西、遼東等郡,轄郡、國十一,縣九十,人口卻不過約二十五六萬左右。
自南匈奴歸附後,南來北往的商途變的繁盛許多。
同樣,也是漢民族抵抗或出征北方遊牧民族的前線之一,遊牧不耕種,所以每逢秋收
,便起浸掠。
時正十一月末,
秋收之季,高陽之下,上至六十歲老翁下至十歲少年,男男女女將近兩萬餘百姓俱都背著竹簍,手持鐮刀,在公孫瓚士兵的監督下出了薊縣收割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