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麼一來,黃豐眼中更是露出了絕望之色,自己居然連最後的選擇都沒有了,這讓他的喉嚨深處猛地發出一陣悲吼,就如那將死的野獸不甘而怨毒的嘶吼一般。隨後,他的目光也落向了前方的楊晨,其中既有怨毒,但更多的還是疑惑——
為什麼,自己的這一次處心積慮的行刺居然會被楊晨給擋下來?難道他早就看穿了自己的身份?可自己一直都把真正的身份和動機都隱藏得很好哪,他又是從哪裏看出問題,並在這關鍵時刻出手的呢?
隻可惜,這些疑問在他已被人所擒獲,下巴又被卸脫之下是無法再問出來了,而且楊晨此時也無心向他解釋一切,而是朝著正德拜倒:“陛下受驚了,這都是臣的過失,還望陛下懲處。”
驚魂甫定的正德本來剛想把楊晨叫到跟前,再次向其謝過又一次的救命之恩,不料對方居然來了這麼一手,這實在太過出乎他的意料了,半晌後才道:“楊晨,你何出此言哪?朕該感激你才對,隻今日短短半時間裏,你就已接連救了朕三次,還因此受了重傷,你又何必請罪呢?”
倒是楊一清,在看了看楊晨,又看了看黃豐後,聯想到兩人之前同來大同的舉動,心裏已經隱隱有了些猜測,便道:“陛下,看來此事頗有內情,應該不是一兩句話就能得清楚的。但現在這裏卻非話的地方,還是先回偏頭關,等確保安全後再論其他吧。”
“好吧。”這一回正德是做到從善如流了,畢竟幾次從鬼門關前走過,即便是膽大如他也是心有餘悸,再不敢掉以輕心。
當下,便在眾將士的護衛下,子重新上馬,回頭往偏頭關方向而去。
此時,已是黃昏時分,西斜的秋陽如血般映照而下,將這一片戰場照得一片殷虹,讓那不斷流淌的鮮血和倒下的雙方屍體都變得越發妖異起來。
當楊晨驀地回頭時,看到的就是這麼一片詭異的場麵,這讓他心裏便是一聲歎息:“此一戰雖然我們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所付出的犧牲也著實不。但其實,要是沒有那些居心叵測的官員,以及蒙人奸細從中作梗,此戰本就不用發生,偏頭關也不會險些被人攻破,長城依然穩如泰山……”這一刻,他心裏似乎有了某個想法,既然數以十萬計的邊關將士能為了保邊境太平而一直戍守在長城之上,那自己是不是也可以為這道抵禦外敵的關牆,為這大明江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當大軍開到偏頭關前時,那裏的城門便應聲而開,包括縣令朱暄在內,還留在城裏的所有官吏都跑出來迎接這支凱旋之師,朱縣令更是滿麵紅光地衝所有將士拱手道:“這一遭我偏頭關得保無虞當真是多虧了諸位奮勇殺敵,請讓朱暄我代表這滿城百姓謝過各位的相救之德。”罷,便恭恭敬敬地一揖到地。
其他那些守在城裏的官軍和官吏也都跟著深深拜下,所有人的心情都很是激動,因為這場戰鬥實在太難,當時的偏頭關的處境實在是太險了。
楊一清見狀,便是哈地一笑:“朱縣令你也太客氣了,你守土有責,我等將士也有保衛邊疆的職責,此番出兵同樣是為了我大明邊疆,何來感謝一。要是你真想要謝,就趕緊把酒菜準備出來,好好犒賞不遠而來的一眾將士吧。”
“老大人的是,諸位還請進城話。下官已經讓人把庫房中的酒肉,以及民間的豬羊雞鴨等全數準備妥當了,這一次定能讓各位吃得滿意!”
這話自然贏得了將士們的一陣歡呼。於是在一片歡呼聲裏,幾路人馬緩慢入城,一場慶功宴就在這偏頭關內開始。
很快地,這城裏就隻有歡聲笑語和酒肉的香氣,所有人都已把之前的那場危機徹底忘卻。
與此相對的,是狼狽逃回北方草原的韃靼敗軍。這一戰他們不但沒能如願打下偏頭關,還因此損兵折將,恐怕沒個幾年工夫是不可能再犯大明邊境了。
而這其中感到最傷的當數王子伯顏猛可了,此一戰,他的親信部落損傷慘重,又因為他的一意孤行讓各族都多有損傷,恐怕接下來他在草原上的威信會削減許多。
所以當他再回首望向那一道關城時,心裏充滿了憤怒與無奈,恐怕自己今後都很難再揮軍來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