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田承嗣露底(3 / 3)

弘光朝廷赴北京“酬虜通好”的如意算盤遭到清方斷然拒絕,正使左懋第、副使馬紹愉被拘留,副使陳洪範回到南京,除了掩蓋自己暗中降清的無恥行徑,也報告了北使的失敗,“聯虜平寇”的主要倡導者和執行者史可法,不得不在奏疏中說:“向所望者,和議獲成,我因合敵之力以圖賊,而遂其複仇雪恥之舉,今使旋而兵踵至,和議已斷斷無成矣,向以全力圖寇而不足者,今複分以禦敵矣。”

史可法的真實意圖仍然是盡量避免同清方兵戎相見,繼續一廂情願地謀求與清軍配合鎮壓大順軍,弘光元年(崇禎十八年)正月初,史可法親自安排了高傑率軍兩萬北上,這次向河南推進的軍事行動,主要是針對河南北麵的大順軍。

高傑出師時,曾給駐守黃河北岸的清肅親王豪格寫信,高傑信中一再表達“會師剿闖“之意,豪格在回信中,乘機再次招降高傑,而對”合兵剿闖“根本不予理會,高傑在弘光朝廷正得寵幸,對豪格的招降嗤之以鼻。

正月初十日,高傑同河南巡撫越其傑、巡按陳潛夫帶領軍隊來到睢州,鎮守該地的大明河南總兵許定國與高傑有血仇(許定國親屬被高傑殺百餘人),且已經秘密同清軍勾結,因為對錦衣衛還有顧慮和留戀,還沒有按照豪格的要求,把兒子許爾安、許爾吉送往黃河北岸,清軍營中充當人質,高傑大軍進抵睢州,使得許定國仇人見麵分外眼紅分外眼紅。

報仇心切的許定國深知自己的兵力敵不過高傑,暗中派人過河請求豪格出兵支援,遭到豪格的拒絕,橫下心要報仇的許定國什麼也不顧了,於是決定鋌而走險,他一麵出城拜見高傑,對高傑極為恭敬,一麵暗中策劃計謀對付高傑。

高傑已經知道了許定國投靠清軍的消息,可高傑貪戀許定國的幾萬,為防止許定國把睢州地區獻給清軍,高傑把自己當項羽、關雲長了,想憑自己的能脅迫許定國及其部眾歸順,正月十二日,高傑隻帶了三百名親兵進城,去赴許定國在睢州城裏擺的鴻門宴,巡撫越其傑、參政睢陽道袁樞勸告高傑不要輕易進入睢州城,以防發生意外。

袁樞,字伯應,號環中,又號石寓,本前明兵部尚書登萊巡撫袁可立之子,曾奉崇禎帝旨榷滸墅關,差滿後還都。又以戶部郎中的文職身份冒死督餉於遼左軍前,頗兼文武之才;崇禎十七年十月為分守河南大梁兵巡道布政司右參政兼按察司僉事,素與越其傑、張縉彥關係交好。

高傑自以為兵強馬壯,認為許定國不敢輕舉妄動,於是帶了親兵堅決進城赴宴,越其傑、陳潛夫隻得陪同前往,許定國在睢州故兵部尚書袁可立府第藏書樓下廳堂內宴請高傑,

高傑飲至高興處,為許定國刻行期剿賊,並提及許定國父子渡河降清事,許定國越加驚疑,更無離開睢州的意思,高傑再三催促許定國出兵,許定國是又驚又怒,深夜伏兵傳炮大起,許定國多選侍妓侍高傑及親兵,高傑及親兵皆以二妓就寢,高傑及親兵盡醉,及聞炮響欲起時,為二妓所掣不得脫,皆被雎州官兵殺死。

高傑醉臥帳中未起,雎州官兵擁許定國入賬殺高傑,越其傑、陳潛夫驚惶失措逃出睢州.,第二天,高傑部眾得知主帥高傑遇害,一個個憤恨不已,立即攻入睢州城裏,對睢州軍民大肆屠殺,老弱無孑遺,袁司馬府第狼藉一片,古書名畫遺失無算,巡按陳潛夫僅以單身走免,越其傑、袁樞離睢州赴南京,許定國率部過河投降滿清。

高傑死後軍中無主,部下兵馬亂成一團,黃得功等想乘機瓜分高傑的兵馬和地盤,雙方是劍拔弩張,史可法親自趕往高軍營中做善後工作,立高傑子高元照為興平世子,外甥李本深為提督,胡茂禎為閣標大廳(即中軍),李成棟為徐州總兵,高傑妻邢氏耽心兒子幼小不能壓眾,她知道史可法沒有兒子,提出讓兒子拜史可法為義父,史可法不答應,又不好太推辭,隻得讓高元照拜太監高起潛為義父,如此高傑部將都非常寒心,心知史閣部看不起他們這些“諸賊”出身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