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離開南京城(2 / 3)

田承嗣告訴阮大铖,錦衣衛水陸官軍上十萬,五萬官兵的糧餉遠遠不夠,河南、山西、山東的地盤錦衣衛回去打,不過錦衣衛需要一塊地盤安置後勤和家眷,如果福王肯把蘇州府劃給錦衣衛駐軍,錦衣衛就不計較別的事情了。

阮大铖想了想說道:“田侯爺,我回去給監國說,如果蘇州府不行,其他的府可不可以?”

田承嗣說道:“我要蘇州府駐軍,是要挨著崇明島的錦衣衛水軍,其他的地方給我也不要。”阮大铖又去向福王和馬士英彙報去了。

過了三天阮大铖來回複,福王已經答應了田承嗣的條件,允許田承嗣的錦衣衛駐軍蘇州府,一百萬兩銀子十日內給付,田承嗣提出一百萬兩銀子須得一半糧食一半物資,一旦全部運往崇明島後,錦衣衛不在金陵城留一兵一卒,福王和馬士英急於送走田承嗣這個瘟神,給了阮大铖相當的自主權,於是阮大铖點頭答應了田承嗣的要求。

福王朱由菘一麵處理田承嗣離開南京事宜,一麵派南京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經理河北聯絡關東軍務左懋第、太仆寺少卿馬紹愉進、太子太傅都督同知陳洪範組成了北使團出使北京,於六月二十一日,北使團由南京出發,攜帶“大明監國致書北國可汗”的禦書、賜“薊國公”吳三桂等人的誥敕,攜帶白銀十萬兩、黃金一千兩、綢緞一萬匹,前往北京謁陵,祭告先帝,通謝清王,並酬謝剿寇文武勞勳;並運送漕米十萬石接濟“薊國公”吳三桂,在鬆山降清的總兵祖大壽的兒子,錦衣衛指揮祖澤傅也隨團北行。

田承嗣得到這個消息,直笑福王和南京官員還在做夢,想滿清得些錢帛子女就退出關外,殊不知這回滿清可是來奪大明江山的,而福王和南京官員眼裏的大英雄吳三桂,早就剃頭成了滿清的鷹犬,於是田承嗣給紅娘子去信,北使團攜帶金銀財物可以放過,那十萬石漕米和百艘大舟一定得扣下。

福王把錦衣衛暫時擺平了,而江北三鎮高傑、黃得功、劉良佐在駐地,搶劫村莊殺男霸女,真是比流寇都不如,高傑甚至路過督師史可法的駐地,也是一路搶了過去,當地百姓群情激憤,史可法不得不親自來到被搶的地區去安撫百姓。

世鎮武昌的寧南侯左良玉在崇禎年間就已尾大不掉自行其是,朱由菘監國的詔書頒到武昌,他一度拒絕開讀,在湖廣巡撫何騰蛟、部下監紀副總兵盧鼎等人的勸說下,才勉強開讀成禮,大明的其他將領如鄭芝龍、方國安等人,都有各自盤算自身利益,根本不把朱由菘和國事為放在心上。

八月初,清廷以攝政王多爾袞名義寫信招降唐通,唐通和吳三桂一樣都擅長於見風轉舵,大順軍兵敗撤出畿輔後,他奉李自成之命鎮守同陝西相鄰的軍事要地保德州、偏關地區,由於大同鎮的雲俊聰被清軍葉臣擊敗,雲俊聰率領數千人出邊牆逃往蒙古,唐通估計大順軍和明朝都難以同清廷抗衡,就在八月下旬以保德州為據點發動叛亂,西渡黃河襲擊陝西府穀縣,同大順軍鎮守陝北的亳侯李過激戰達半月之久,由於事出意外,李過部損失較大,唐通占領了山西保德州、岢嵐州、永寧州、河曲縣、興縣、嵐縣、臨縣和陝西府穀縣、葭州一帶。

清朝委任的山西總兵高勳和唐通有一麵之交,於九月初三日派人往保德招降唐通,初七日,唐通回信表示願意歸附清朝,十月十一日,他正式拜表投降清廷,改用順治年號,清廷於十一月將唐通由定西伯加封為定西侯,唐通的叛變不僅使山西北部全部淪入清方之手,李自成大為憤慨,下令把唐通的母親和兒子處死。

十月初三日,葉臣等部清軍攻克山西省會太原,大順軍守將薑瑄、薑有光投降,山西大部分地區歸附了清廷,當時河南省的局勢相當混亂,大順軍已撤到豫西,其他地區處於河南總兵陳永福、許定國、卜從善、白祁政、土匪李際遇、劉洪起、李好的控製之下,探子回來稟告,說河南全境都向明朝軍隊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