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寧武關血戰(1 / 3)

長公主朱媺娖求了母後和張皇後(天啟皇帝的皇後),崇禎皇帝在周皇後的勸解下,張皇後也希望崇禎皇帝以大局為重,崇禎皇帝已經有心再起用田承嗣,哪知道朝廷大臣言官的彈劾折子如雪片飛入宮中,田承嗣指使手下錦衣衛血腥屠殺金陵城百姓,並對反對他的士紳百姓進行暗殺,整個江南都籠罩在田承嗣錦衣衛的淫威之下,朝廷大臣言官幾乎是一致懇請崇禎皇帝嚴懲田承嗣。

崇禎皇帝暗歎自己現在哪有能力處理田承嗣,田承嗣敢跟湖廣總兵左良玉大戰於武昌城下,一戰殲滅左良玉二十多萬人馬,在江南殺個千把人又算得了什麼,自己把田承嗣逼急了,說不定他就舉旗造反了,江南有了田承嗣這個奸賊,自己是不能南巡了,還是讓大明官軍來勤王吧,建虜多次兵臨北京城下,也沒有把北京城怎麼樣,相信高大的北京城和京中三大營,依然能夠報大明朝江山永固。

崇禎皇帝不能動田承嗣,但崇禎皇帝並不想放過田承嗣,這不田承嗣弄的錢財已經用完了,他不是得了建文帝的寶藏嘛,現在朝廷勤王糧餉有困難,雖然號召在京勳戚官僚捐助餉銀,田承嗣是外戚更富可敵國,就讓他捐資百萬起一個帶頭作用,崇禎皇帝想到這裏,連夜把讓田承嗣捐資助餉的聖旨發往南京。

崇禎十五年冬山西鎮總兵許定國因犯罪被錦衣衛逮捕朝廷委派天津總兵周遇吉去接任此職,授命於於危難之際的周遇吉,於崇禎十六年春赴任很大程度依靠從田承嗣那裏得來的金銀財寶和大量兵器騾馬等物資,淘汰老弱殘兵組建了一支上萬人的新軍,訓練隊伍積級備戰使山西鎮軍隊的戰鬥力大大加強。

二月十六日大順軍抵達忻州守城官民出城迎降二十一日大順軍進至代州,周遇吉在代州稍作抵抗,給大順軍前鋒數千人的殺傷後,率領代州軍民主動撤入寧武關,二十五日,李自成率領大順軍到達寧武,就向寧武關軍民發出通告,五日不降就屠城。

寧武是三晉門戶,是北疆內長城的三關之一,介於左邊偏關,右邊雁門關之間,在三關中地位尤為重要,這裏是明三關鎮守總兵駐所所在地。關城始建於明景泰元年,在成化、正德、隆慶年間,均有修繕。關城雄踞於恒山餘脈的華蓋山之上,臨恢河,俯瞰東、西、南三麵,周長2公裏,開東、西、南三門。成化二年增修之後,關城周圍約2公裏,基寬一丈五尺,頂寬二丈五尺,牆高約三丈,城東、西、南三麵開門。成化十一年,由巡撫魏紳主持,拓廣關城,加辟北門,起名為鎮朔城,關城周長7裏,城牆高大堅固,四周炮台、敵樓星羅棋布。弘治十一年,關城又加以擴展為周圍約3.5公裏,城牆增高5丈,並加開了北門,萬曆三十四年,將土城改用磚包砌,這一年多寧武關被周遇吉修繕一新,再顯昔日雄關的險峻壯麗。

寧武關本有官軍明軍一萬六千多人,因為崇禎十六年臘月,山西巡撫蔡懋德向京師求援朝廷下旨周遇吉出兵黃河布防,周遇吉派遣副將熊通率領二千士卒去給蔡懋德助戰(平陽守將陳尚智投降李自成並勸降熊通),現在隻有一萬四千人馬,周遇吉準備拚死一戰,同時飛章請求大同巡撫衛景瑗發兵增援。

大同巡撫衛景瑗命大同總兵薑瓖率部前往營救,大同總兵薑瓖跟李自成早有來往,於是就按兵不動;李自成派降將熊通並讓他遊說周遇吉歸降。周遇吉見到熊通後怒斥道:“我受國家的厚恩怎麼可能跟著你叛逆?你統兵兩千不寧武關城樓去殺賊為什麼反而要做說客?”說完周遇吉怒斬熊通。

第二日大順軍十萬人馬列陣,集中火炮猛烈轟擊寧武關城牆一角,寧武關有多處垛口被轟塌,大順軍喊殺聲中順勢衝入缺口,周遇吉率領明軍奮勇阻擊,多次擊退了大順軍的進攻。並利用大順軍後退的空隙,帶領明軍士兵用土石填堵缺口,並調來火炮猛轟大順軍,大順軍又死傷無數,李自成望著寧武關戰事一愁莫展,大順軍的第一天進攻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