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母篤信佛法,對於圓心法師還是極為信任的,所以一聽說沒有危險,心中就不怎麼抗拒了。
隻是……她仍有些擔憂寧采臣的安危,從而無法做出抉擇。
圓心法師也看出了寧母的憂慮,雙手合掌道:
“還請施主放心,貧僧願以佛祖的名義起誓,定不會讓寧采臣有所閃失!”
寧母猶豫了片刻,見圓心法師這麼有把握,又看了看寧采臣,最終同意了圓心法師的請求,讓寧采臣隨他前往蘭若寺,降服樹妖姥姥。
臨行前,她還是再三叮囑,必須保證自己兒子的安全,不能有損傷。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此行貧僧已經算過,僅是有驚無險,待降服樹妖後,必定是功德無量。”
圓心法師微笑頷首,得到寧母準許,他鬆了口氣,當即口宣佛號,做起了保證。
接著圓心法師大方光芒,整尊法相變回舍利子,石佛寸寸湮滅,化作一朵金蓮印在寧采臣額頭上。
佛門的修煉與道門頗有不同,道門旨在凝練出性命的根本,也就是‘金丹’,而後通過金丹孕養出元神,最終領悟天道自然,進而成仙,長生不死。
而佛門則講究體悟,參悟‘心’、‘禪’、‘輪回’、‘因果’等等,領悟佛法、神通,凝結舍利子。
舍利子與金丹不同之處在於……金丹隻有一粒,是唯一的,乃性命根本,至精至純,陰陽交彙,龍虎相濟。
而佛門的舍利子就不同了,舍利子通常不止一粒。
一名得道高僧,修煉‘他心通’凝練出一枚舍利子,修煉‘天眼通’又凝練出一枚舍利子。所以絕大多數的高僧們,一生往往凝結好幾粒的舍利子。
佛門不修煉元神,他們凝結出舍利子以後,開始演化法相,修煉金身,每一粒舍利子在理論上來說,都可以演化出一尊佛門法相。
藏在石佛的圓心法師,就是一尊由舍利子演化而成的法相。
傳聞,佛祖一出世就有三十二尊法相,每一尊法相都神通廣大、威力無窮,具有無上大智慧。
不僅如來佛祖是這樣,人們耳熟能詳的佛門大佬,觀世音菩薩,彌勒佛、地藏王菩薩,也同樣擁有諸多法相。
觀世音菩薩就有千手觀音、送子觀音、水月觀音、四臂觀音等等。
……
寧采臣被圓心法師附身,頓時覺得身上有使不完的勁兒,眉間一片清涼,舉目遠眺之下,四周的景象就這樣纖毫畢現地呈現在他眼前。
“哇!好大的鳥兒……好香的花!”
寧采臣雀躍起來,他長這麼大,還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喜悅,感覺整個世界都不一樣了。
圓心法師這尊法相,蘊含著金剛經的經義,具有無邊的佛法,附著在寧采臣身上,令他的視覺、嗅覺、聽覺大有精進,同時體力也大大加強。
“寧采臣,且隨貧僧上山,降服那千年樹妖……”
潛伏在寧采臣眉心的圓心法師,感應到山上激烈的鬥法,擔心出現差錯,隻能催促寧采臣上山。
寧采臣被這新奇的事物吸引,沒有抗拒圓心法師的話,在拜別母親和姐姐後,就邁開小短腿,一蹦一跳的上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