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落花絲絲漫漫,挾夾香甜,或隨風起舞,以殘卷慵懶地灑落在亭台閣宇,芬芳暗襲,或在嫩枝新芽的互相遮掩下默默將泥土的新味染上一層香。
向東三裏,梨花、杏花、桃花層疊交織。那些紅的、白的和粉的花瓣疏密交應地佇立在陽光下緊緊依偎帝都——龍城。禦宇之上是象征至高王權的威嚴,下至平民布衣,上至東宮太子,無一不屈從於集生殺大權一身的君王。
每每文武百官進宮時便能遠遠地聞到被寰清宮閣宇掩藏的濃鬱花香,也是每每上朝時,議事的文武大臣總是而日對君王建造芳林的英明讚不絕口。君王的子之怒,威震四方,值此時節也因流淌的花香環繞,消息些怒氣。隨風蕩漾的花香,沁人心脾,淡淡清爽迷醉上心,花香是那樣模糊而熟悉,令君王想起仿佛昨夜共度良宵的佳嬪,君國大事日理萬機,但究竟也想不起。
寰清宮外高瓦燦金的琉璃粉飾的朱牆試圖阻擋伸進燕國王都的花林,可究竟也遮掩不了花林仗著自己蓬勃的生命力衝進朱牆內的枝瓣。寰清宮內冷冷清清,黃金寶翠輕綴漫點,邊邊角角裏應和樸素淡雅的流蘇裝飾,自然地流露出作為國胄貴族禮遇般尊貴的氣息。這裏是北燕國的冷宮的一角,之前數個失寵被燕王冷遇的嬪妃曾在這裏帶著淒哀色衰珠黃,漸漸老去。
常年麵對青燈古佛,嬪妃們每日念著味如嚼蠟的經文日益消瘦憔悴,任由空洞裏無盡的寂寞似野獸一點一點啃食孤獨的身體和心理。隻能偶爾在花開花謝的日子撿拾一些過往,一邊擦抹雙頰的淚水細數家珍,聊以慰藉被冷落的孤苦的心。
作為居住在冷宮的數代主人,在受盡君王冷遇後還要獨自一人默默麵對皇宮一角的荒蕪世界。歲歲景春,花浪濤波起起落落,春潮陣陣,扣驚人心。雖有朱牆之隔,也不能阻擋春潮湧動的腳步。寰清宮裏孤守的妃嬪們,每當在春潮泛湧之際,不僅沒有迎接萬物新生的喜悅,反但心頭更添憂愁。
樹有一歲花開花謝,人卻愈加一歲衰老,淚水不禁潸然而下。冷遇的妃嬪們心中唯一期盼地是能探聽到燕王的聲音,祈禱著燕王念起曾經君妾之間的情分,減少心靈上清冷的折磨,這是最後的救命稻草,也是唯一的稻草,然而在重重深宮和嚴苛的宮規的圍困下,即使是這最後一根稻草,抓住的希望也變得十分渺茫。
鬥轉星移,風雲變遷,燕國的國君換了一位又一位,寰請宮的主人也接連更替了一代又一代,她們一直期盼著君恩浩蕩:或許某一燕王會記念舊情回心轉意,告別這個清冷夜不能眠的地方。
如今,寰清宮卻成了燕國沐蕊公主的伯母菱妃娘娘麵壁思過的地方。
緊鄰靠近寰清宮的一側的殿閣裏,沒有了珠光寶氣的大肆渲染,更多的則是紫煙嫋嫋攀升的求仙問道之感,等級品格較低的器具樸素安靜地躺在原地,一副任憑旁觀世事的模樣,唯有殿閣窗邊的翠翡玉珠簾隨風沙沙作響,殿閣內的寂靜不安。